7月17日,医院青光眼科副主任医师刘爱华同志,作为天津市第三批“组团式”援疆干部人才,随援疆医疗队启程奔赴新疆和田地区,开始为期一年半的援疆工作。
近期,我们收到了刘爱华同志初到当地一周时亲笔的援疆日记稿件,与大家共享,一同来了解她的工作感悟:
刘爱华工作感悟“7月17日,我带着院领导的殷切期望和家人的嘱托,来到了新疆和田这片热土,开始了全新的援疆工作。当天,天津援疆前方指挥部就组织我和其他医疗队员召开了短暂的会议,介绍了和田医疗队的基本情况,并安排与前一批医疗队员进行工作和生活上的交流,为交接工作做好准备。
“7月18日,天津市‘组团式’援疆医疗队二、三批压茬式交接,承上启下,共谋发展。我与我院前一批援疆队员韩金栋主任就眼科目前开展的各项医教研工作进行了详细的交接,韩主任也就和田的工作和生活等方方面面进行了事无巨细的嘱托和关照,使我初到和田便感到了家庭的温暖,也帮助我判断出今后工作的大致方向,增加了信心和勇气。
“7月19日,我聆听了天津援疆干部席世明的先进事迹报告会,六名报告人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了席世明同志援疆期间的工作和生活,他是我们援疆干部的典范,使我明白:援疆,是一种使命,也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情怀。
“7月22日,我们踏上新岗位第一天,刚进入科室,我就看到眼科病房30多张床位几乎全满,走廊中还有很多等待会诊的患者。和田地区的患者听说天津的专家来到了这里,纷纷从周边县市赶来,有的需要乘坐几个小时的汽车,还有的提前一天赶到,等待着我们的到来。面对患者期待的眼神,我在心中问自己:我能为他们做些什么?我有信心,也有决心,我一定要为他们做些什么!
“一周的工作是紧张而忙碌的,每天进行科室查房,指导住院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作为一名青光眼医师,我发现这里的青光眼学科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同时由于维吾尔族同胞眼球结构的特征,青光眼属于高发眼病,许多患者没有得到及时准确的治疗。查房期间,我负责指导住院青光眼患者的诊断,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并指导眼科医生进行房角镜的检查。治疗的青光眼患者包括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先天性青光眼、剥脱性青光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有3例青光眼急性发作的患者头痛、眼疼的症状非常严重,经过积极治疗得到了缓解,准备下周安排手术。
“每天,楼道内等待会诊的患者可以说各种各样,对于能够解决的,我都耐心细致的给予解决,当遇到语言不通、难以交流的时候,科室医生、护士甚至其他患者的家属都会临时充当翻译,直到问题得到解决。有三例特殊的小患者,分别通过网络视频的方式请我院眼眶科医院王怀洲教授会诊。
“一例是一个4岁患儿,据患儿家属说患儿右眼视力下降半个月,经我观察并做B超后初步诊断是视网膜母细胞瘤。我一边让患儿做CT检查,一边通过网络与唐主任交流,1天后将CT结果传给唐主任,确诊视网膜母细胞瘤。经过及时转诊治疗,为患儿争取了时间。还有一位4岁患儿,经诊断怀疑其患有眼睑血管瘤,同样经过与唐主任会诊,制定了正确的治疗方案。最后一位是一名1岁多的患儿,单眼先天性青光眼,已经做过手术,但是眼压高,眼球突出明显,患儿家长找到我们,医院王怀洲主任沟通,为患儿制定了下一步的治疗方案。
“一周的工作,我深深体会到,我们在这里不仅要做好临床工作,还要做好教学和科研工作,为这里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因此,我在查房会诊工作之余,指导本院眼科医生积极开展新技术,已经指导完成激光光凝联合YAG激光穿透的联合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3例。通过与眼科主任沟通,我们一致认为今后还要继续开展多项新技术,来填补眼科技术的空白。
“科研工作也是我们工作的一部分,这一周,我作为负责人申请了国家级继教项目一项、帮助科室医生申请了自治区健康青年医学科技人才专项科研项目一项,希望通过这些项目帮助这里的眼科医护人员了解当前青光眼的发展趋势,开拓思路,使和田地区眼科医护人员掌握最新的理论知识及诊疗技术。
“一段援疆路,一生援疆情。作为一名眼科医生,我的工作才刚刚开始,能够在这里尽自己所能为和田地区的百姓服务,是我的幸运与骄傲,也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希望能够在前一批援疆队员打下的坚实基础上,经过我们的努力,当地眼科水平不断提高,为这里留下一支不走的医疗队,永久造福这里的眼病患者。”
来源:援疆干部刘爱华
编辑:胡岚岚杨涛
责任编辑:孙国玲
上海白癜风专科医院白癜风好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