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注重青光眼的科普教育以减少青光眼性低视力和盲
作者:孙兴怀
来源:中华眼科杂志,,53(02):81-84.
DOI:10./cma.j.issn.-..02.
摘要
青光眼的防盲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唯有普及相关医学常识,才能更好地完成这一艰巨的任务。首先应通过科普宣传积极推广青光眼相关知识,使青光眼高危人群了解青光眼,提高对青光眼的认识,积极参与青光眼相关筛查,才能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青光眼,从而避免延误治疗,减少青光眼性视觉功能损伤。而对于已经明确为青光眼的患者,应通过系统的科普教育,使其了解并接受新的医学观念和技术,主动参与到疾病的全程管理中,从而提高依从性和自信心。眼科学术机构应积极参与并加强组织引导,完善适合我国患者的个体化综合诊疗保健方案和三级医疗保健体系,改善青光眼疾病的预后,提高中晚期患者的视觉相关生活质量。(中华眼科杂志,,53:81-84)
正文
青光眼是全球第一位不可逆性致盲眼病,其防治已成为世界各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据估计到年,全世界将有青光眼患者万人,其中万人最终可能成为双眼盲[1,2]。在我国,青光眼的患病率约为2%,患者总数逾千万,致盲率为22.7%,占失明总人数的8.8%。在我国城市和农村40岁以上人群中,约有万人患青光眼,其中55%至少单眼失明,18.1%双眼失明[1,3]。此外,青光眼又是一类典型的身心疾病,对患者、家庭乃至社会带来较大影响,亟须自我保健及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青光眼已成为影响我国国民视觉健康和生活质量的主要疾病之一。如何使大众正确、科学认识青光眼,消除消极、恐惧心理,积极配合筛查和诊治,完善三级医疗网络,提高全社会防范青光眼的意识,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减少青光眼的发生及其危害,是青光眼防盲治盲工作的重要内容[4],也是眼科医师的重要职责。一、科学了解青光眼,减少认识误区
青光眼有多种表现,从婴儿到老年人均可患病,而且多为终身性。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很多青光眼患者及其家属对青光眼的认识不全面,甚至是完全错误的认识[5],如认为"青光眼最终眼睛会瞎掉"、"青光眼患者要尽量少喝水"等,这非常不利于青光眼的诊治,甚至会导致病情发展。很多青光眼患者就诊时已具有明显的视功能损伤,疾病已发展到中晚期。回顾这些患者的病史,基本上在就诊前2~3年就已出现青光眼先兆症状,由于不了解青光眼相关知识,而误以为是近视眼、老花眼、早期白内障、眼疲劳等而延误了诊治[6]。而部分已经确诊青光眼的患者,由于对青光眼的危害认识不足,没有给予充分重视,不规范的治疗和随诊将青光眼病情延误到中晚期,患者当得知丧失的视功能无法恢复时懊悔不已。因此,剖析和纠正不正确认识,科学宣传和推广青光眼相关知识,普及"青光眼是可控性致盲眼病"、"早诊早治"等现代理念,使大众全方位了解青光眼,不恐惧青光眼,使患者学会与青光眼相处,从而更好地控制青光眼,成为临床青光眼诊疗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和内容[4,7]。只有紧跟学术研究前沿,不断补充更新青光眼高危人群的预防理念,结合青光眼诊治的最新研究成果,如将青光眼家族史和相关突变基因列入高危人群筛查[8,9]、利用OCT对青光眼神经损伤进行定量随访、将24h眼压监测与个体化治疗相结合[10],才能更好地发现青光眼和控制青光眼发展。二、提高青光眼防治意识,青光眼可治可防
为了使全社会加强青光眼防治意识,白癜风哪家医院比较好哪家医院专业治疗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