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肝炎日,带你了解儿童丙型肝炎

丙型病毒性肝炎(丙肝)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C,HCV)引起的一种传染病,是输血后肝炎的主要病因。我国曾出现过一次丙型肝炎的暴发流行,因血液交叉污染引起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影响颇大。丙型肝炎病毒示意图

PART1

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情况

丙型肝炎呈全球性流行,据WHO估计,年全球有万例慢性HCV感染者。荟萃分析(Meta-analysis,MA)显示:我国一般人群抗-HCV阳性率为0.6%,儿童抗-HCV阳性率为0.09%~0.26%,据估计,我国儿童HCV感染者约~万例左右。我国3-年(新增)丙型肝炎病例报告人数,可以看到增长趋势明显

PART2

HCV传播途径

HCV主要经血液传播,途径包括:①经输血和血制品、单采血浆回输血细胞传播:我国自从年对献血员筛查抗-HCV,年开始对献血员筛查HCVRNA,经输血和血制品传播已很少发生。②经破损的皮肤和黏膜传播:包括使用非一次性注射器和针头、未经严格消毒的牙科器械、内镜、侵袭性操作和针刺、共用剃须刀、牙刷、修足、文身和穿耳环孔等。③经性接触传播:与HCV感染者性接触,感染HCV危险性较高。④母婴传播:抗-HCV阳性母亲将HCV传播给新生儿的危险性约2%,若母亲分娩时HCVRNA阳性,则传播的危险性可高达4%~7%。注意:正常的拥抱、打喷嚏、咳嗽、食物、饮水、共用餐具和水杯,在无皮肤破损和其他血液暴露的情况下接触一般不传播HCV。

PART3

HCV可以预防吗?

目前,尚无有效的预防性丙型肝炎疫苗可提供使用。丙肝的预防主要采取以下措施:①对育龄期备孕妇女进行HCV筛查,若HCVRNA阳性,应在尽快治愈后再考虑妊娠。②严格筛查献血员、预防医源性及破损皮肤黏膜传播。③积极治疗和管理感染者:只要诊断为HCV感染,符合抗病毒指征者均应治疗。这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HCV感染者治疗程序

PART4

丙肝有什么临床表现?

丙肝患者可有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性和右上腹疼痛等,少数伴低热,轻度肝肿大,部分可出现脾肿大,少数出现黄疸。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表现为隐匿性感染。查肝功提示ALT可呈轻度和中度升高,也可在正常范围之内。

PART5

丙肝该如何诊断?

若患儿在6个月内有明确流行病学史(如输血史、不安全注射史等)结合(上述的)临床表现及抗-HCV和HCVRNA阳性可诊断。若HCV感染持续6个月或更长时间则考虑为慢性HCV感染。

阴性?阳性?检查结果一图读懂

PART6

丙肝有哪些危害?

暴露于HCV后1~3周,在外周血可检测到HCVRNA。急性HCV感染者出现临床症状时,仅50%~70%抗-HCV阳性,3个月后约90%患者抗-HCV阳性。少数急性HCV感染患儿可自发清除病毒,多发生在12周内,病毒清除后抗-HCV仍可阳性(如下图所示)。若持续6个月仍未清除者为慢性HCV感染,急性丙肝慢性化率为55%~85%。

PART7

丙肝该如何治疗?

①丙肝治疗指征:所有HCVRNA阳性患者,不论是否有肝硬化、合并慢性肾病或者肝外表现,均应接受抗病毒治疗。经抗病毒治疗终点:治疗结束后12或24周,检测HCVRNA仍检测不到。②丙肝治疗方法:我国已批准多种直接抗病毒(direct-actingantiviralagents,DAA)小分子药物用于治疗成人丙肝患者,如索磷布韦/维帕他韦、格卡瑞韦/哌仑他韦、索磷布韦联合达拉他韦等,治愈率可达90%以上。对于12岁以下儿童,目前尚无推荐的DAA治疗方案。年我国丙肝防治指南中指出:儿童HCV感染时间较短,病情进展缓慢,若有明显纤维化时(F2以上)开始治疗,对于2岁以上儿童,可采用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的治疗方案,有效率为50%~70%。我院感染二科曾应用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成功治愈1例3岁多丙型肝炎患者,目前已成功停药,正在随访观察中。年我国丙肝防治指南指出:对于<12岁的HCV感染者可推迟治疗,直至到12岁以上或直至DAA批准用于<12岁患者。目前,我院感染科对于12岁以上HCV患儿通过采用口服DAA药物的治疗方法,治愈率已经可以达到90%以上。

全文终

推文创作

●素材:感染二科徐鹏飞

●编辑:党办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otangsheying.com/dybjxqgyhl/513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