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
杜先生,34岁,山东淄博人。患者之前有饮酒史,自从3年前查出乙肝大三阳来,就滴酒不沾了,并在当地医生的建议下开始服用恩替卡韦抗病毒。刚查出乙肝来的时候,转氨酶很高,医院输了7天的液,病情才好转。出院后一直服用恩替卡韦,定期复查各项指标控制的很稳定。最近一次复查,杜先生的病毒量不高,但转氨酶升到了以上,患者很担心是病情加重了,或者对抗病毒药物出现了耐药了,所以在妻子的陪同下来我们这里就诊。
专家分析:患者入院后经过检查,病毒量没有出现反弹,排除了对抗病毒药物耐药的可能。经过询问,患者在查出乙肝之后就完全戒酒了,又排除了酒精导致的肝损伤。现在患者转氨酶上升,肝纤维化S3级,影像学显示,脾脏轻度增厚。综合分析,患者的转氨酶上升主要与肝损伤之后出现的代谢紊乱有关,并不是耐药或者其它因素造成的,目前抗病毒药物仍可服用恩替卡韦(如果近期不准备要孩子,暂不考虑更换抗病毒药物),但现在还要制定一个中西医结合保肝护肝和抗纤维化的方案,让患者的肝功能尽快得到恢复。在不少乙肝患者的认知中,只要按时服用抗病毒药物,把病毒量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就能避免发展成肝硬化、肝癌等疾病。这一点却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乙肝患者单纯抗病毒治疗,而忽视了修复肝损伤、逆转肝纤维化、提高肝功能,同样很容易在大约10-15年时间里发展成肝硬化,并引起门脉高压、脾大、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等一系列并发症,导致生活质量降低,治疗难度增大,且严重威胁着患者自身的健康。
病毒控制疾病仍可能进展
乙肝肝硬化治疗首要的是抗病毒,采用干扰素或核苷类似物等的治疗不仅可有效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改善肝功能,对纤维化逆转也有较好的效果。控制病毒非常重要,但病毒控制了也不可掉以轻心。 有些患者病毒较长时间都检测不到了,突然发现了肝脏硬化,各项指标变差。研究表明,对于重度肝纤维化的慢性乙肝患者,即使延长了抗病毒治疗的时间甚至达到5-10年,肝纤维化改变依然欠佳,因为乙肝引起的很多问题并没有通过单纯抗病毒得到解决,比如免疫细胞与乙肝病毒对抗后造成的炎症反应,导致的肝脏组织损伤和肝纤维化,还有乙肝引起的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
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提高疗效
西药擅长抗病毒,中药长于抗肝纤维化和整体调节,所以目前医学界公认的乙肝最好的治疗方案是中西医结合。尤其在抗肝纤维化和消除乙肝患者乏力、腹胀、恶心等症状方面,可以弥补单纯服用抗病毒药物方面的不足。临床显示,中医在病毒性肝炎阶段、肝硬化阶段及肝癌阶段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抗肝纤维化方面,中医药的软肝散结功效确切,能有效逆转肝纤维化,修复肝损伤,避免肝脏持续不断的炎症反应导致患上肝硬化。特别提示:
山东省重症肝病学科带头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陈士俊教授将于1月9日(本周六)领衔五大学科联合会诊。陈士俊,主任医师,医学博士,院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山东省肝病重点专业学科带头人。从事肝病临床诊疗近40年,对肝病、肝炎、肝硬化、乙肝、丙肝抗病毒治疗尤其是对重型肝炎、并发症及危重症的抢救具有很深的造诣。
预约方式:预约陈士俊教授专家号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