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修订在继承原版整体框架与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如下修订原则:1.延续本书便携的特点,字数保持和上版基本持平;2.对现有9个分科药物品种根据临床用药现状进行品种调整与内容增删;3.结合最新指南或专家共识进一步增加了关于临床用药指导和建议方面的篇幅并进行了理念更新;4.增加关联药物项,记载药理作用最相近的、容易混淆的、结构派生等药物,一般不超过3个。
目录介绍第一章心血管系统疾病用药/1
第一节钙通道阻滞剂/1
第二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9
第三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16
第四节β受体拮抗剂/23
第五节利尿剂29
第六节α受体拮抗剂及其他类型降压药/36
第七节高血压急症的处理/41
第八节抗心肌缺血药物/47
第九节抗血小板药与抗凝血药/52
第十节纤维蛋白溶解药(溶栓药)/68
第十一节调血脂药/74
第十二节抗心律失常药/84
第十三节正性肌力药与其他抗心力衰竭药物/98
第十四节抗休克药物/
第十五节抗肺动脉高压药物/
第十六节中成药制剂/
第十七节营养支持类药物/
第十八节心血管疾病辅助用药/
第十九节心血管系统常用急救药物静脉微泵剂量表/
第二章呼吸系统疾病用药/
第一节呼吸系统药物应用的基本常识/
第二节抗微生物药物/
第三节支气管扩张剂和吸入糖皮质激素/
第四节糖皮质激素/
第五节镇咳祛痰药/
第六节呼吸系统疾病的特殊药物治疗/
第七节常用肺癌治疗药物/
第八节对症用药/
第三章消化系统疾病用药/
第一节抗消化性溃疡药/
第二节助消化药/
第三节止吐药/
第四节促胃肠动力药/
第五节胃肠解痉药/
第六节止泻药及微生态制剂/
第七节泻药、胃肠镜术前准备用药/
第八节止血药及抗炎症性肠病药/
第九节营养支持用药/
第四章泌尿系统疾病用药/
第一节糖皮质激素/
第二节免疫抑制剂/
第三节原发性和继发性肾小球肾炎(或肾病综合征)用药/
第四节肾功能不全用药/
第五节尿路感染用药/
第六节抗前列腺增生及前列腺炎用药/
第五章神经系统疾病用药/
第一节抗帕金森病药/
第二节精神类药物/
第三节抗癫痫药和抗神经痛药/
第四节护脑和营养神经药、醒脑药/
第五节改善脑血液循环、改善头痛头晕药物/
第六节抗痴呆药物/
第七节抗血小板、降纤、溶栓和止血药物/
第八节脱水、降颅内压药/
第九节中枢性肌松药/
第十节神经系统免疫性疾病用药/
第十一节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及辅助用药/
第六章内分泌和代谢疾病用药/
第一节口服降糖药/
第二节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
第三节胰岛素及胰岛素类似物/
第四节甲状腺疾病相关用药/
第五节抗骨质疏松药物/
第六节抗痛风药/
第七节其他内分泌腺疾病相关用药/
第八节内分泌系统辅助用药/
第七章血液和造血系统疾病用药/
第一节抗贫血药/
第二节血液相关制品及血容量扩充剂/
第三节刺激造血类药物/
第四节化疗药物/
第五节抗血小板药和抗凝血药/
第六节纤维蛋白溶解药/
第七节止血药/
第八章病毒性肝炎及肝病用药/
第一节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
第二节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药物/
第三节抗肝纤维化及抗肝癌药物/
第四节降酶护肝药物/
第五节退黄利胆护肝药物/
第六节抗肝性脑病药物/
第七节免疫调节药物/
第九章风湿免疫性疾病用药/
第一节非甾体抗炎药/
第二节慢作用抗风湿药/
第三节生物制剂/
第四节植物提取药及中成药制剂/
第五节糖皮质激素/
第六节风湿科特殊治疗/
第七节抗骨质疏松药和抗痛风药/
第八节其他药物/
中文药名索引/
样章试读长按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