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青光眼悄悄偷走视力

1

别等出现症状才就医

我国普通人群的原发性青光眼患病率约为3.8%,40岁以上的青光眼患者已经超过万人,预计到年,患者人数将达到万人。

青光眼有多种类型,可分为开角型、闭角型和儿童型,从婴儿到老年人都可患病。除了急性闭角型与继发性青光眼外,大多数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或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在患病早期,没有明显症状。40岁以上、有青光眼家族史、眼压高于正常值、高度近视或远视、高血压、糖尿病、较长时间全身或眼部使用糖皮质激素、眼外伤史——这些都是青光眼的高危因素。

遗憾的是,在初次诊断时,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和开角型青光眼的患者中有75%的病例已经处于中晚期,25%的患者视力低于0.3,逾10%的患者已发展至单眼失明。因为大多数青光眼在疾病早期是没有症状的,而青光眼造成的视神经纤维损害是永久性的,一旦致盲,无法逆转,因此公众应加强防范,医院进行眼部检查,而不是等出现症状才就医,争取早发现、早治疗。据研究报道,80%以上的英国青光眼患者是通过常规视力检查发现患有青光眼的。

青光眼被称为“沉默的光明杀手”,就因为其早期极易漏诊,容易延误治疗;青光眼越早被检出,视功能的损伤也就越小,因此定期进行眼科检查特别重要。

2

一定坚持终身治疗

青光眼是一种进行性视神经病变,其导致的视神经受损无法彻底治愈,但早期诊断以及科学、规范的治疗,能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延缓疾病的发展。青光眼的治疗过程中存在几个误区,需要引起患者的重视:

误区一: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青光眼可以治愈。周崎教授认为:“青光眼是一种终身性的疾病,视神经的损伤不可逆并进行性发展,因此患者需要终身接受治疗。在坚持用药的前提下,患者需要定期复查,医生会根据疾病进展、药物反应等情况,调整治疗方案,保证治疗效果。”

误区二:青光眼都必须手术治疗。目前,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治疗首选是药物,其次是激光,对于药物和激光无法控制的病例才考虑手术治疗,即使手术之后,也会有部分患者需要长期药物治疗。青光眼是个24小时的疾病,眼压控制不仅要考虑日间,还要考虑夜间。就药物治疗而言,《中国原发性青光眼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版)》指出,前列素类制剂是青光眼一线治疗药物,因为其具有良好的24小时降压作用,能长效、平稳降压,降压幅度达25%-35%,并且副作用少,使用安全。

因为青光眼是一种需要终身治疗的疾病,简化治疗方案会有效提高治疗的依从性。研究显示,病史在60个月以上的患者,39.7%需要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控制眼压。使用药物种类和频率的增加会降低治疗依从性,而固定复方制剂减少滴药次数,优化了治疗方案,同时减少BAK防腐剂的使用量,更有利于保护眼表健康,提高患者的依从性,获得药物最佳疗效。

?点击历史信息,







































白癜风的中医治疗
北京专治白癜风的医院哪家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otangsheying.com/dybjxqgyyf/13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