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例会第十期
年7月23日16:00
科教楼6楼会议室
(佩戴口罩入场)
科研汇报
叶莹莹
《近视发生预测模型的建立》
潘一果
《基于角膜屈光力的角膜塑形镜近视控制效果研究》
陈世佳
《临床已治愈弱视单眼和双眼功能的系统性研究》
叶莹莹
级学术型眼科学博士
导师:陈浩教授
指导老师:保金华老师、袁一民老师
研究方向:近视防控、近视与视功能研究
综述:近视发生预测模型的建立
摘要
近几十年来“近视潮”在全球范围出现了不同水平的蔓延,在东亚地区更是急剧增加,甚至达到流行病的程度。近视的光学矫正和眼保健费用巨大,高度近视也是青光眼、视网膜脱离等不可逆转的致盲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近视的预防至关重要。目前临床上已出现多种有效的近视控制手段,如低浓度阿托品、OK镜、周边离焦镜片等。若后续应用扩展到近视预防,那么准确预测近视的发生、明确具有近视发生高风险的目标儿童将意义重大。本次汇报将简要介绍临床预测模型的基本概念,总结现有近视发生预测模型的文献研究成果,为后续建立近视预测模型提出设想。
潘一果级眼科学学硕
导师:陈浩教授
指导老师:保金华老师
研究方向:近视防控
基于角膜屈光力的角膜塑形镜近视控制效果研究
摘要:
近视为世界性高发眼病,年全球近视患病率为28%,预计至年全球近视患病率将上升至50%,高度近视患病率将达到9.8%,近视的防控显得日益重要。目前,角膜塑形镜仍是主要的近视防控手段。根据以往的研究,部分儿童接受角膜塑形镜治疗后,并未取得满意的疗效。我们希望通过治疗早期的角膜周边屈光力来预测其近视控制效果,并及时做出治疗方案的调整,使儿童获得更大“效益”。
陈世佳级眼科学学硕
导师:瞿佳教授
指导老师:周佳玮老师
研究方向:视功能损伤与修复,大脑视知觉可塑性等。
临床已治愈弱视单眼和双眼功能的系统性研究
摘要:
弱视治疗成功的金标准是弱视眼视力的完全恢复。目前的研究表明,尽管长期遮盖治疗可以恢复弱视的某些视觉功能,包括视力,立体视和低空间频率的双眼竞争,但许多其他双眼视觉功能仍然存在缺陷,比如高空间频率下的双眼竞争,眼间总和和双眼相位整合。因此,遮盖治疗不足以恢复弱视的所有视觉功能,视觉功能的系统评估对于监测弱视非常重要。本次汇报旨在评估临床“已治愈”弱视患者在各种知觉任务中的视觉质量,对完全恢复弱视的视觉功能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