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隙灯的使用图文并茂

裂隙灯检查流程

1.使患者放好姿势,双眼平视前方。医生调整裂隙灯镜头位置。开始检查并记录时间。

2.裂隙灯检查由外向内的基本检查顺序是:眼睑—睑缘—睫毛—泪器--睑结膜—球结膜—结膜囊——角膜巩膜缘—泪膜-角膜—前房—前房角—虹膜—瞳孔—后房—晶状体(相关解剖概念请参考《眼的解剖学》)

检查顺序:先右眼后左眼。筛查时平均每只眼睛检查秒,如果有具体问题再作进一步检查。

具体检查项目

眼睑:

操作者:

1.检察时把裂隙灯调为弥散光

2.在镜头光圈调为(小)时,裂隙灯的光强调为(中度)

3.光源角度为(左右各45度)

4.裂隙灯放大倍率应调为(低倍)

5.检查时可嘱病人闭眼。

6.检查时间应控制在(5)~(8)秒之间。

睑缘及睫毛:

操作者:

1.观察时把裂隙灯调为弥散光,

2.在镜头光圈调为(小)时,裂隙灯的光强调为(中度)

3.光源角度为(左右各45°)

4.裂隙灯放大倍率应调为(低倍)

5.观察顺序为从鼻侧到颞侧。

6.检查时嘱病人向(正前)看。

7.检查时间应控制在(5)~(8)秒之间。

泪器:

操作者:

1.检查时把裂隙灯调为弥散光

2.在镜头光圈调为(中)时,裂隙灯的光强调为(中度)

3.光源角度为(颞侧45°)

4.裂隙灯放大倍率应调为(低倍)。

5.检查时嘱病人向颞侧看。

6.应观察到患者的上泪小点和下泪小点。

7.检查时间应控制在(4)~(8)秒之间。

泪膜:

操作者:

1.检查时把裂隙灯调为弥散光

2.在镜头光圈调为(大)时,裂隙灯的光强调为(中度)

3.光源角度为(颞侧45°)

4.裂隙灯放大倍率应调为(低倍)。

5.嘱病人向前看。(观察泪膜破裂时间:嘱病人用力眨一次眼后开始计时,只道泪膜破裂或再次瞬目为止。)

6.应观察到患者的泪膜是否完整,泪膜破裂时间。

7.检查时间应控制在(8)~(18)秒之间。

结膜:

操作者:

1.检查时先把裂隙灯调为弥散光。看一下睑结膜的整体情况,然后再将裂隙灯的灯光调为裂隙光从病人鼻侧到颞侧细致检查一至两遍(睑结膜需翻转上睑才能看清)。

2.在镜头光圈调为(小)时,裂隙灯的光强调为(中度)

3.光源角度为(45度)。

4.裂隙灯放大倍率应调为(低倍~高倍)。

5.检查上睑结膜时嘱病人向下看,检查下睑结膜时嘱病人向上看。

6.翻眼皮时注意手法,如怀疑有充血、乳头或滤泡应放大倍率观察。

7.检查时间应控制在(8)~(14)秒之间。

角膜:

操作者:

检查时把裂隙灯调为裂隙光,调整裂隙灯光源的角度、宽度,从病人的鼻侧检查到颞侧。从角膜上皮层观察到角膜的基本厚度。检查时间应控制在(10)~(20)秒之间。检查时应不时嘱病人眨眼以观察病人泪膜情况。角膜上皮检查,光源角度为(45°),中等强度。角膜基质检查,光源角度为从鼻侧到颞侧,裂隙宽度2mm,中等强度。角膜内皮检查,光源角度为从鼻侧到颞侧,裂隙宽度2mm,中等强度。

前房:

操作者:

1.检查时把裂隙灯调为裂隙光,裂隙光线取窄光源。

2.在镜头光圈调为(大)时,裂隙灯的光强应调为(高度)

3.裂隙灯裂隙的宽度(约2mm),选择不同角度

4.裂隙灯放大倍率应调为(低倍~高倍)。

5.检查时嘱病人向前看。

6.由鼻侧到颞侧,再由颞侧到鼻侧观察前房情况。

7.时间:5-9秒

虹膜和瞳孔:

操作者:

1.将裂隙光聚焦在虹膜上

2.先选择弥散光观察虹膜整体情况,再调窄裂隙观察具体细节。

2.在镜头光圈调为(中)时,调节裂隙的强度观察瞳孔在光照下的反应。

3.光源角度为(从颞侧45度照射)。

4.裂隙灯放大倍率应调为(低倍)。

5.检查时嘱病人向前看。

6.观察病人虹膜形状,强光刺激瞳孔看是否有收缩。

7.时间:3-8秒

晶状体:

操作者:

1.检查时把裂隙灯调为裂隙光

2.在镜头光圈调为(大)时,裂隙灯的光强应调为(高度)

3.裂隙灯光源的角度(左右各10--45度)

4.裂隙灯放大倍率应调为(低倍~高倍)。

5.检查时嘱病人向前看。

6.裂隙灯裂隙的宽度(2mm),裂隙灯取窄光源,对准瞳孔区,将焦距对准晶状体扫描瞳孔区观察晶体情况。

7.时间:9-15秒

《眼科.视光-屈光矫正学》

《眼科·视光-屈光矫正学》是作者根据徐广先生建议,编写的一部关于验光后怎样进行屈光学处置,以使被测者获得佳矫正效果的专著。本书是我国本以眼的屈光不正和眼-视光学异常为对象,介绍使用框架眼镜对屈光不正以及眼病所涉及的屈光问题进行矫正与矫治具体方法的实用性书籍。本书既对眼科-视光学的基本理论知识、矫正和矫治基本原则进行了介绍,也对矫正与矫治过程中的具体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置办法。本书还对白内障、青光眼、弱视眼、屈光手术后残留屈光的验光配镜问题提出了很多建议。本书文字通俗简洁,图文并茂,特别适合眼科医生、验光师、配镜师在业余时间进行专业自学和日常工作中的查阅。本书为从事眼视光职业教育与培训工作的人员查阅相关知识提供免于翻阅过多书籍的便利,还可供各类视光学院校师生使用。

一章眼的屈光1一节屈光概述1一、眼的屈光1二、眼屈光的要素3三、眼屈光与眼-视光学5四、眼-视光学6二节正视眼与非正视眼8一、正视眼9二、非正视眼9三、与光学矫正有关的屈光异常10三节屈光不正的分类方法11一、屈光元件的性质11二、根据发生的特点13三、屈光不正的性质15二章屈光矫正16一节屈光矫正16一、屈光矫正16二、矫正视力18三、屈光矫正方法19二节屈光不正的光学矫正23一、眼屈光的光学特征23二、屈光矫正的目的25三、光学矫正的局限性27三节屈光矫正适应证与局限性33一、屈光矫正的适应证33二、屈光矫正的局限性34四节屈光检测与矫正效果36一、屈光检测是基础36二、屈光矫正的效果38五节屈光矫正的总原则39一、矫正的总原则39二、应当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otangsheying.com/dybjxqgyyf/472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