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手术是一种有效的眼外引流手术,原则上适用于需要进行滤过性手术的青光眼。
《中国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手术操作专家共识(年2版)》细化了该手术操作的具体步骤,采纳了相应的改良技术,并补充了术后护理注意事项和相关并发症的识别和处理。以下主要为该专家共识中关于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手术后并发症处理内容。
1浅前房和低眼压术后短期内多见,主要原因是引流管插人口处渗漏、球外一过性压力增加以及脉络膜渗漏脱离等。
处理原则:保守观察,局部使用睫状肌麻痹剂、糖皮质激素滴眼液抗炎治疗。若持续浅前房甚至前房消失威胁到角膜内皮,应该采取手术缝线修补扎紧穿刺口、黏弹剂前房成形等措施。此外,在手术后前2周内避免对术眼施加额外压力很重要。
2前房出血造成此并发症的主要原因是前房穿刺或插入导管时损伤虹膜、穿刺隧道内出血渗入前房以及术后低眼压导致新生血管渗血。
处理原则:液状积血给予积极抗炎治疗,若凝血块堵塞引流管口且眼压升高,可使用掺钕钇铝石榴石(neodymiumyttriumaluminumgarnet,Nd:YAG)激光击射凝血块再通引流管;若血凝块过大无法实施Nd:YAG激光治疗,应考虑手术前房注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或冲洗凝血块。
3脉络膜上腔渗漏脱离多是由于术前高眼压、术中突然降压和术后持续低眼压所致,往往伴有浅前房。术中应注意避免眼压突然大幅度下降,并采用黏弹剂填充前房以预防。
处理原则:若前房没有消失,以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抗炎治疗为主,通常保守治疗10~12d后脉络膜脱离会恢复。若脉络膜脱离造成前房消失,出现角膜内皮皱褶,则需要手术干预。术中用黏弹剂成形前房,和(或)前段巩膜全层切开脉络膜上腔放液,切开口保持开放以利于渗液外流。切勿加压包扎术眼。
4引流管内口堵塞常见原因是纤维素性渗出物、虹膜组织、无晶状体眼随房水外流的玻璃体堵塞。
处理原则:通常伴有眼压升高,应积极抗炎治疗(针对纤维素渗出物堵塞),采用激光切开(主要针对虹膜组织吸嵌),手术吸除并行前段玻璃体切除(针对液化或成形玻璃体吸嵌,尤其钝挫伤眼、无晶状体眼);对于不伴有眼压升高者,可随访观察。
5引流管退缩到隧道内或脱出前房由于引流盘或引流管固定欠佳所致,且引流盘的前端固定处在赤道部后。多见于引流盘固定缝线滑脱或表层巩膜被缝线切割,纤维组织收缩力使得引流盘被拉向后部。
处理原则:需要再次手术重新固定,若引流管过短或有污染,则需要更换引流阀。
6引流管向前房滑动与引流管退缩到隧道内或脱出前房的原因和病理机制类同,区别在于引流盘的前端固定处在赤道部前,纤维组织收缩力使得引流盘被推向前部。
处理原则:引流管若触及角膜或位于瞳孔区影响视力,需要再次手术重新固定,否则可随访观察。
7Tenon纤维包裹囊肿由于引流盘周围的组织过度纤维化所致,其内是引流出眼外的房水。Tenon纤维包裹囊肿可以很大,造成术眼眼位偏斜和运动障碍,往往伴有眼压升高,也是该手术眼压失控的主要原因。
处理原则:对于早期形成的纤维包裹囊肿,可用细针穿刺抽液后,再于包裹囊肿内注入10mg5-Fu注射液以抑制纤维瘢痕形成。后期的纤维包裹囊肿囊壁较厚,可行类似包裹性滤过泡的针拨处理;若无效或囊壁特别厚(可采用B超检查协助判断),则应手术切除纤维包裹囊肿的囊壁,并使用抗代谢药物。
8角膜失代偿多见于长期浅前房低眼压、前房内引流管接触角膜内皮或接近角膜内皮在按摩时接触角膜内皮者。
处理原则:一旦发现即须手术重置引流管,角膜失代偿时则需行角膜内皮移植手术。
9引流管蚀出引流管侵蚀巩膜瓣和球结膜而致部分暴露。主要原因是手术时引流管插人前房处接近角膜缘且呈拱起角度,易与眼睑产生摩擦所致。球结膜菲薄术眼及球结膜切口愈合不佳术眼更易发生。
处理原则:若引流管拱起,需要重新做巩膜隧道插管。若引流管位置尚好,需要填补异体巩膜片或硬脑膜片于引流管表面,再将球筋膜和球结膜覆盖其上进行修补缝合。对于球筋膜特别丰富的术眼,也可不用异体膜片填补,直接分离足够的球筋膜和球结膜覆盖固定在引流管上。若引流管仅小部分暴露,可以随访观察一段时间,当暴露进行性加重时,则需要进行手术修补。
END
参考来源: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青光眼学组.中国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手术操作专家共识(年2版)[J].中华眼科杂志,,55(2):93-97.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