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提醒春暖花开,谨防这类疾病

又到最美四月天,万物复苏,春意盎然。可是随春而至的皮肤病却成为很多人的隐痛。如何防治这些“难言之隐”呢?2号的《健康襄阳》特别节目中,医院皮肤科主任王建修和大家分享了一些春季皮肤病防治的小妙招。

专家介绍

副主任医师,襄阳医院皮肤科主任王建修

阳光明媚的春季,有的孩子却晒出了皮肤病——青少年春季疹。节目中,王建修主任首先介绍了青少年春季疹的防治知识。

青少年春季疹

青少年春季疹又称耳部春季疹,是以青少年耳郭暴光区的丘疹和水疱性损害为特征的皮肤病。

本病发生于早春季节,常见于肤色较浅者,主要发病人群是5~12岁男孩,女性也可患病。病因不明,但暴露于紫外线是必须因素。患者多数在1周内痊愈,个别患者可连续数年发病。有报道小学生在较冷的早春野外活动后出现小流行,故认为寒冷也是一种诱发因素。临床特点如下:

  1.本病常发生于早春季节。多见于5~12岁肤色较浅的男孩。

  2.皮疹主要发生在耳部曝光部位,一般仅限于耳轮。

  3.光暴露后耳部自觉瘙痒,耳郭迅速出现红斑,然后在红斑基础上出现密集水肿性丘疹,数日或数周后皮疹自行消退。

  4.严重者伴颈淋巴结肿大。

 治疗:症状轻者无需处理或外用皮质激素霜剂或炉甘石洗剂,水疱破溃者可外用湿敷,继发感染时加夫西地酸外用。

春季还有哪些易发的皮肤病呢?

节目中,

王建修主任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颜面再发性皮炎

颜面再发性皮炎是指颜面部发生的轻度红斑鳞屑性皮肤病,多见于20~40岁女性,其他年龄及男性也可见到,也是多在春秋季发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颜面部轻度局限性红斑、细小糠状鳞屑,发病突然,自觉瘙痒,经1周左右消退,也有反复发生,迁延难愈者。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化妆品、花粉、尘埃、温热、便秘、神经精神因素、维生素缺乏、日光照射等。

一般治疗:外出后洗面,不用化妆品及碱性强的肥皂,不吃刺激性食物。

 药物治疗

 (1)全身治疗:口服维生素C、维生素B族,必要时口服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可减轻症状。中医药对本病有一定疗效。

  (2)局部治疗:外用无刺激性、作用温和的润肤剂,如维生素E霜;必要时可选用氢化可的松霜或丁酸氢化可的松霜等激素类制剂,尽量短期使用;亦可选用氟芬那酸丁酯软膏、他克莫司等非激素类外用制剂;有炎症丘疹者可外用甲硝唑凝胶或甲硝唑霜,也可用红霉素眼膏等药物。局部亦可采用冷喷、湿敷等治疗手段。

预防级护理:外出注意做好防晒,避免接触过敏原,做好防护,外出后清洗面部,仅用保湿护肤品,不用碱性肥皂。减少紧张焦虑情绪,合理饮食,忌食各种辛辣刺激性食品避免接触刺激性物质或致敏物质。注意皮肤保湿,保持皮肤清洁,防止皮肤干燥。

丘疹性荨麻疹

丘疹性荨麻疹是婴幼儿及儿童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但成人也可患此病。往往同一家庭中几人同时发病。春秋季节发生较多,俗称虫咬皮炎。临床特点为散在性、性质稍坚硬、顶端有小疱的丘疹。周缘有纺锤形红晕,自觉瘙痒。

大多数发病主要昆虫叮咬有关,如蚊子、臭虫、蚤、虱、螨、蠓等叮咬后引起的过敏反应。个体素质对昆虫叮咬反应不同。昆虫叮咬皮肤后注入唾液,使对这些物质过敏的儿童产生本病。这是一种迟发性过敏反应,致敏需10天左右,此时再受叮咬则促成皮疹发生。反复叮咬可产生脱敏作用,因此本病长大后症状会逐渐减轻。

治疗:内服抗组胺药有较好疗效。可外用1%薄荷炉甘石洗剂或1%薄荷霜(儿童要注意药物的刺激)及糖皮质激素霜可止痒消炎。若有继发感染予以抗感染治疗,中药可用荆防汤或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预防:讲究个人及环境卫生,消灭跳蚤、螨、臭虫等动物,注意避免可疑食物。

单纯糠疹

单纯糠疹又称为“白色糠疹”、俗称中医称为“桃花癣”。但与桃花无关,只是多发于桃花盛开季节,一种以发生于颜面部位的浅表性干燥鳞屑性色素减退为特征的一种慢性皮肤病。多发于儿童和青少年,也可见于成年人。发病季节以春季多见,也见于夏初及冬季。该病相当常见,症状较轻。中医认为系风热郁肺,随阴气上升而成,或由饮食不节,虫邪内生,脾失健运,而发该病。诱因可能是日光照射、营养不良、皮肤干燥、维生素缺乏造成的,特别是光照,在春季日光增强,人们户外活动增加,皮肤干燥或某些特异体质者可患此病。

治疗:该病病程较长,不治疗一般持续数月,治疗见效通常也较慢。该病有自限性,治疗目的主要是缩短病程,药物治疗一般以保持皮肤和缓润泽为原则,内服给予维生素B2、复合维生素B。

预防:保持面部清洁,切勿用碱性过强的肥皂洗脸;皮肤干燥者要适当涂滋润性的护肤霜;避免过度曝晒,外出尽可能戴上遮阳帽或涂抹防晒霜;加强营养,补充维生素。

玫瑰糠疹

玫瑰糠疹是常见的炎症性皮肤病,本病多发于青年人或中年人,以春秋季多发。好发于躯干和四肢近端大小不等,数目不定玫瑰色斑片,其上有糖状鳞屑,本病有自限性,一般持续6~8周而自愈。但也有经久不愈的情况,由于很多玫瑰糠疹患者延误治疗后容易遗留色素沉着。应及早治疗。因为本病有自限性,故治疗的目的是为了减轻症状和缩短病程。

1.一般治疗:在急性期禁忌热水洗烫和肥皂外洗。禁用刺激性较强的外用药。临床上见到许多患者由于局部护理不当使病情加重,延长病程,或转变成自身敏感性皮炎。

2.抗组胺药物:可适当应用抗组胺药物,例如扑尔敏,赛庚啶,特非那丁及克敏能等,也可用维生素C。

3.中医中药:中医的治疗原则是清热凉血,祛风止痒,一般用凉血消风汤有效,轻型患者可用紫草,水煎服,每日一次有效。

4.紫外线照射:急性炎症期过去后,要是采用紫外线斑量照射能促进损害的消退。

5.外用药治疗:可采用炉甘石洗剂外涂

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病。对此病毒无免疫力的儿童被感染后,发生水痘。部分患者被感染后成为带病毒者而不发生症状。由于病毒具有亲神经性,感染后可长期潜伏于脊髓神经后根神经节的神经元内,当抵抗力低下或劳累、感染、感冒时,病毒可再次生长繁殖,并沿神经纤维移至皮肤,使受侵犯的神经和皮肤产生强烈的炎症。皮疹一般有单侧性和按神经节段分布的特点,有集簇性的疱疹组成,并伴有疼痛;年龄愈大,神经痛愈重。本病好发于成人,春秋季节多见。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呈显著上升。

治疗

(1)抗病毒药物可选用阿昔洛韦、伐昔洛韦或泛昔洛韦。

(2)神经痛药物治疗曲马多、普瑞巴林

(3)中医、中药

多形性日光疹

多形性日光疹亦称多形性光敏疹:青年女性易发。发病与季节有关,春夏症状加重,秋冬自行减退或消退,次年又可复发,一般反复发作数月乃至数十年。好发于暴露部位,受累部位依次为颈下V形区、前臂伸侧和手背、上肢、面部、肩胛、股和下肢。皮疹多形性,常于日晒后2小时~5天间局部皮肤烧灼感或瘙痒,数日后发疹,损害有红斑、丘疹、结节、水疱、糜烂、结痂、落屑或苔藓样变等。

预防:忌食野菜等光敏性食物,所有患者都应该用避免日晒和应用遮光剂。

襄阳医院皮肤科有哪些诊疗特色?患者如何”网上问诊“?王建修主任也在节目中做了介绍。

内容来源/襄阳之声记者彭慧、姚霖婕,通讯员康健

编辑/李燕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otangsheying.com/dybjxqgyyy/433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