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不过人间四月天,万物复苏,一切向暖。国人眼科研究也捷报频传硕果累累,从临床到基础,从前节到眼底,包罗万象,精彩纷呈。4月份国人眼科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成果,惟视与您一起品读!
中浆治疗步入无创OCTA时代RetinaIF3.
研究团队:医院赵明威教授团队
研究领域:中浆
研究成果:无创OCTA与有创ICGA指导PDT治疗急性中浆相比,两组在治疗后3个月视网膜下积液治愈率一致。
中心凹下纤维渗漏的中浆患者光动力治疗安全有效EyeIF2.
研究团队:医院赵明威教授团队
研究领域:中浆
研究成果:有纤维素渗出组和无纤维素渗出组经半剂量维替泊芬光动力治疗后均有明显的视力改善和黄斑中心凹厚度降低,且两组患者视力改善的程度和视网膜下液吸收的速度均无显著差异。因此,即使对于有纤维渗漏的中浆患者来说,半剂量维替泊芬光动力治疗依然有效而安全,并不会损伤患者的视网膜功能。
Muller细胞居然可以转化为神经细胞Cell.IF32.
研究团队: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杨辉、周海波教授团队
研究领域:神经元损伤疾病
研究成果:利用CRISPR-CasRxRNA编辑系统在小鼠体内敲降PTBP1后,实现了将视网膜上的Muller神经胶质细胞直接转分化为RGCs,并缓解由于RGC缺失导致的视力损失,为神经元丢失的各种疾病提供了非常有前景的治疗方案。
cZNF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机制JClinInvest.IF12.
研究团队:复旦大医院颜标、赵晨教授团队
研究领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研究成果:研究发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血管周细胞特异性高表达cZNF,cZNF可以通过竞争性结合miR-29a-3p,调控NG2、LOXL2和CDK2的表达,最终影响周细胞在视网膜血管的覆盖水平和血管通透性,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过程中发挥作用。
武汉眼科医务人员新冠肺炎感染情况Ophthalmology.IF7.
研究团队:首都医科医院、北京眼科研究所王宁利教授团队携武汉各眼科专家
研究领域:新型冠状病毒
研究成果:截至年2月29日,共有来自武汉10家医院的28名眼科专业人员感染了COVID-19并出现肺部症状,其中包括14名眼科医生、12名眼科护士和2名眼科技术人员。8例(28.5%)出现严重疾病,其中3例死亡。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和加强手卫生对预防疾病传播至关重要。
新冠肺炎患者结膜囊中新冠病毒的检测与发现Ophthalmology.IF7.
研究团队:医院眼科中心陈长征教授团队
研究领域:新型冠状病毒
研究成果:重型/危重型COVID-19患者眼部症状发生率显著高于轻型/普通型(0.9%VS5.8%),眼部症状主要表现为眼痒(62.5%)、眼红(37.5%)、流泪(37.5%),分泌物(25.0%)及异物感(25.0%)。确诊患者中结膜囊拭子SARS-CoV-2RNA的检测阳性率低(2.5%),不能代替鼻咽拭子样本,且尚无充分证据证明COVID-19病毒可通过结膜传播。
COVID-19患者眼部症状ActaOphthalmol.IF3.
研究团队:浙江大医院韩伟教授专家团队
研究领域:新冠肺炎
研究成果:COVID-19眼部症状较为常见,可能出现在呼吸系统症状出现之前,研究数据提供了SARS-CoV-2经眼表传播的证据。
雌二醇和IL-8可能是青光眼患者视野进展的预测指标AmJOphthalmol.IF4.
研究团队:复旦大医院、脑科学研究所孙兴怀、曹文俊教授团队
研究领域:青光眼
研究成果:基线时,雌二醇降低和IL-8升高是绝经后女性患者PACG的危险因素。IL-8水平与雌二醇呈显著负相关。在至少2年随访期间,较低水平的雌二醇和较高水平的IL-8患者视野进展率明显增加。
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最大样本量研究AmJOphthalmol.IF4.
研究团队:复旦大医院陈宇虹教授团队
研究领域: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
研究成果:报道了我国人群中三种常见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的临床和遗传学结果,发现对于所有与BEST1基因相关的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房角闭合的风险评估是非常有必要的。
首创离体睑板腺培养新模型探索睑板腺功能障碍机制InvestOphthalmolVisSci.IF3.
研究团队: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眼科张明昌、谢华桃教授团队
研究领域:睑板腺功能障碍
研究成果:建立新型小鼠睑板腺器官型培养模型,该模型可在离体环境中同时模拟在体睑板腺腺泡和导管的代谢与功能,相比传统的细胞培养体系和动物模型具有显著优势。在此模型的基础上,该团队利用促炎细胞因子IL-1进行离体干预,首次在细胞层面证实了炎症可以诱导睑板腺导管上皮细胞的过度角质化,提示眼表炎症所致的过度角化可能参与睑板腺功能障碍的发生发展。
视网膜下沉积物组织学观察RetinaIF3.
研究团队: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ChenLing教授
研究领域: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研究成果:视网膜玻璃膜疣样沉积物起始于RPE,呈颗粒状,在细胞外沉积。晚期沉积物中可出现光感受器外节、RPE细胞器和细胞。萎缩的进展与沉积物减少相关。研究结果支持外层视网膜脂质循环假说。
OCT可用于判断玻璃体视网膜淋巴瘤对治疗的反应RetinaIF3.
研究团队:医院YangXiaolu教授专家团队
研究领域:玻璃体视网膜淋巴瘤
研究成果:OCT表现为玻璃体混浊(65%),视网膜前沉积物(13%),视网膜内沉积物(15%),视网膜下沉积物(36%),RPE异常(64%)和视网膜下色素上皮沉积物(64%)。肿瘤进展和复发眼中视网膜内沉积物增多。局部肿瘤消退与玻璃体混浊、视网膜内沉积物、视网膜下沉积物和视网膜下色素上皮沉积物减少有关。
多波长炫彩图像较传统眼底彩照能更好观察中浆细节RetinaIF3.
研究团队:医院陈长征教授团队
研究领域:中浆
研究成果:炫彩显示视网膜细节优于传统彩照,筛查细微病变更加敏感。炫彩作为SD-OCT的辅助检查手段,能比传统彩照更好地描述视网膜下积液范围和边界。炫彩作为FFA的辅助检查手段,能比传统彩照更好地识别RPE渗漏和RPE损害对应的异常改变。与单色激光模式相比,合成的炫彩图像能够显示出相同甚至更高的检出率。
慢性中浆中的血管性扁平不规则色素上皮脱离RetinaIF3.
研究团队:复旦大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近视眼NHC重点实验室徐格致教授团队
研究领域:中浆
研究结果:在慢性中浆中,血管性扁平不规则色素上皮脱离(FIPED)与I型CNV密切相关。年龄是血管性FIPED的独立危险因素。血管性FIPED被认为是“静止的”CNV,且半剂量PDT治疗被推荐为慢性中浆并发静止的CNV的一线治疗。
开放性眼球损伤应该早点手术RetinaIF3.
研究团队:医院王一、刘勇教授团队
研究领域:眼外伤
研究成果:与早期手术组(伤后4天内玻璃体切除术)相比,延迟手术组(伤后10~14天)术中和术后外伤性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发生率更高,视网膜复位比例更低,眼球摘除比例更高,最佳矫正视力改善程度更差。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临床和遗传学特征BrJOphthalmol.IF3.
研究团队:上海交通大医院赵培泉教授团队
研究领域:玻璃体视网膜疾病
研究成果:FZD4基因突变最为常见(33.33%),其次是LRP5(29.52%)、TSPAN12(22.86%)、NDP(5.71%)、KIF11(1.9%)和ZNF(0.95%)。FEVR基因型与表型的相关性具有家族依赖性。FZD4基因突变可能引发最多样和不对称的表型。儿童白内障术后黄斑厚度变化情况JCataractRefractSurg,IF2.
研究团队: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学院、医院赵云娥教授团队
研究领域:儿童白内障
研究成果:儿童白内障摘除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术对黄斑厚度的影响持续到术后12个月,术后内侧黄斑厚度增加比外侧黄斑厚度增加持续的时间更长。
OCTA定量分析多发性一过性白点综合症GraefesArchClinExpOphthalmolIF2.
研究团队:复旦大医院、上海市视觉损害与重建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近视眼NHC重点实验室徐格致教授专家团队
研究领域:多发性一过性白点综合症
研究成果:多发性一过性白点综合症可继发损害视网膜内层和脉络膜。OCTA显示急性期患眼深层毛细血管层和脉络膜毛细血管层的血管密度明显低于对侧眼;在恢复期,患眼深层毛细血管层和脉络膜毛细血管层的血管密度显著增加。SD-OCT显示ICGA上低荧光点对应处脉络膜增厚、外层视网膜结构破坏(包括椭圆体带不连续和高反射物质沉积)、脉络膜增厚。视力恢复正常后,SD-OCT结构形态及脉络膜厚度恢复正常。多发性一过性白点综合症合并CNV与视功能恶化有关。
国人结节硬化症患者视网膜星形细胞错构瘤临床表现及OCT特征GraefesArchClinExpOphthalmolIF2.研究团队:医院眼科和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研究领域:视网膜星形细胞错构瘤
研究成果:75.8%结节硬化症患者合并视网膜星形细胞错构瘤(RAH),其中50.7%双眼受累,51.0%的患眼为单眼多发RAH病灶,1型RAH最常见。在SD-OCT中,非钙化RAH表现为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增厚的高反射信号,伴有一定程度的视网膜紊乱。而多结节钙化RAH则以虫噬样改变,伴后方致密信号遮挡为主要特征。SD-OCT能为结节硬化症相关RAH的诊断及随访提供有效帮助。
白内障手术在眼压可控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中的长期疗效BMCOphthalmologyIF1.
研究团队:温州医医院PanWeihua教授团队
研究领域:白内障,青光眼
研究成果:白内障手术可显著改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术后视力,还可减少局部用药,白内障手术对于重度和终末期青光眼患者是安全有效的。同时,研究表明术前平均偏差、视野指数和青光眼分期是预测白内障术后最终视力的重要参数。
注:
数据来源:PUBMED,输入“OphthalmologyANDChinaApr”搜索得到文献,再通过筛选得出国人4月发表的眼科领域的SCI论文。
新冠病毒眼科研究再添新数据,黑色素瘤治疗国人贡献新成果 老年黄斑变性抗衰老、预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生、诊断性玻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