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OC孙兴怀教授解析IV期临

#编者按#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是我国青光眼的常见类型,眼压是唯一可控的危险因素,降低眼压能显著延缓POAG病情进展。因此,无论药物、激光或手术治疗均以降低眼压为目的,其中药物治疗是初始治疗的重要方法。前列腺素类药物(PGA)已成为治疗POAG的一线用药,无论作为单一用药、联合用药或固定联合制剂均有良好的降眼压疗效,并且使用方便,耐受性和依从性均较好。他氟前列素自上市以来已广泛应用,其在国外各项真实世界研究中均展示出良好的降眼压效果。那么他氟前列素在我国青光眼人群中的降眼压疗效如何?去年,孙兴怀教授在COOC大会上报道了他氟前列素的安全性真实世界研究。在刚刚落幕的COOC大会中,孙兴怀教授作为牵头研究者,又为我们分享了我国他氟前列素最新的IV期临床多中心研究结果。

多国真实世界研究力证他氟前列素有效性及安全性

孙兴怀教授指出,早在年,不同国家便陆续对他氟前列素在真实世界中的疗效进行探讨,各项结果均证实了他氟前列素在开角型青光眼患者中降眼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年他氟前列素在我国上市后,孙兴怀教授作为LeadingPI联合全国20家医疗机构对国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或高眼压症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进行监测和循证医学研究,研究结果同样证实了他氟前列素在青光眼患者使用中的安全性。

循证2.0的前瞻性多中心IV期研究,探讨国人青光眼患者他氟前列素有效性及安全性

不同基线情况的青光眼初始治疗患者使用他氟前列素的疗效如何?既往其他抗青光眼药物治疗不佳的患者,转换为他氟前列素,是否能进一步降眼压呢?他氟前列素降眼压幅度又如何?为了回答这些问题,便有了他氟前列素中国IV期临床多中心研究,真实世界中的循证2.0。

孙兴怀教授介绍,这是一项涉及11个研究中心的前瞻性单臂IV期研究,研究目的是评估0.%他氟前列素滴眼液在中国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或高眼压症(OHT)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共纳入例≥18岁的中国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或高眼压症患者,接受0.%他氟前列素滴眼液单药治疗,每日1次,每次1滴,滴入患眼,连续3个月。入选患者共分为三组:

A组:未接受治疗或在入组前至少一个月未接受治疗的患者;

B组:接受其他PGA类药物治疗但疗效不佳的患者(IOP仍然18mmHg);

C组:接受除PGA类以外的药物治疗但疗效不佳的患者(IOP仍然18mmHg)。

主要观察指标是各亚组3个月时的平均IOP变化。安全性指标是眼部和全身的不良事件。

他氟前列素显著降低POAG和OHT患者眼压

A,B,C组的基线眼压均偏低,分别为22.4,21.0和22.5mmHg。研究结果显示,无论是哪组患者,在第3个月时平均眼压均较基线水平显著降低。也就是说对于未接受治疗的以及从其他降压药物转换而来的患者他氟前列素均能显著降眼压。

他氟前列素使用1周即能明显降低眼压并长久维持

结果显示,他氟前列素治疗1周后,各组眼压较基线均已显著下降,并在三个月内仍保持稳定。

超过一半的未经治疗组患者他氟前列素治疗三个月后眼压下降≥20%

57.0%未经治疗的POAG或OHT患者(A组,平均基线眼压22.4)在经他氟前列素治疗3个月后,眼压下降≥20%。未经治疗且基线眼压≤21mmHgPOAG或OHT患者中,62%在经他氟前列素治疗3个月后,眼压下降≥10%。

既往治疗不佳的患者转换为他氟前列素,能进一步降低眼压

B组和C组患者在3个月时眼压下降分别为1.6mmHg(6.1%)和4.6mmHg(20.3%)。末次随访时眼压下降≥10%的B组和C组分别为40.4%和77.4%。最后一次就诊时眼压降低≥1mmHg的患者比例分别为59.6%(B组)和83.9%(C组)。

他氟前列素不良事件少,安全性高

46例(15.7%)患者发生药物相关不良事件,其中最常见的是结膜充血(11.6%)。结膜充血的发生率为11.6%,低于中国III期结膜充血的20.8%。

小结

我国IV期研究结果表明,对于至少一个月内未经治疗的或者其他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POAG或OHT患者,0.%他氟前列素降压效果良好,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及眼部耐受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otangsheying.com/dybjxqgyyy/726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