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是世界第二大致盲疾病。但青光眼是个非常懂得“潜藏”的“小偷”,很多人即使到了中晚期也不知道自己得了病。在最发达的国家,仍有50%的病人不知道自己患有青光眼,在发展中国家这个人数更多。
《青光眼认识调查》显示健康民众对青光眼的认知并不深。在青光眼防护方面,有56%的人从不做眼底检查,分析调查时表示,视野、眼压、眼底是确诊青光眼的“黄金指标”。
青光眼“紧盯”更年期
暴躁的女性
参与此次调查的网友中,30岁以下的青年和41-50岁的中年人最多,各占37.5%。而女性网友比男性多,约占七成。更年期女性的确是青光眼的高危人群,因此她们可能对青光眼的 普瑞眼科专家介绍,人的眼内压稳定很大部分是靠眼内血管收缩充盈及睫状体分泌房水的平衡来维持的。但偏偏更年期女性常因内分泌紊乱而导致血管扩张功能失常。一旦血管收缩失常,眼内压就可能升高,当眼内压长期持续升高到一定水平,就可能发生青光眼。
“青光眼是眼部疾病,更是情绪病。人在强烈的情绪反应或焦虑状态下,会出现心率加速、血管收缩、肾上腺素分泌增加、瞳孔扩大等,从而引起眼压升高。
普瑞提醒:更年期女性,除了应定期检查眼压、眼底外,更要保持日常情绪稳定,避免劳累和生气。
大部分人对青光眼症状
一无所知
视野缺损是青光眼最典型的视觉症状,但在调查中显示,只有14%的受访者知道这是青光眼的症状之一。青光眼常常被形容为“偷走视力的小偷”,就是因为青光眼没有明显症状,所以临床上有很多患者发现时患眼已接近失明。
青光眼最常见的类型是开角型青光眼和闭角型青光眼。一般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又称急性充血性青光眼)较易引起患者注意,因为病人会出现一系列难以忍受的症状,如患侧头痛、眼胀、眼睛充血发红、瞳孔散大、角膜水肿,看灯或蜡烛火焰出现彩环(即虹视)等,所以往往较易被发现。但开角型青光眼和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则非常隐蔽,而且进展缓慢,早期可无明显症状,只是视力逐渐减退,因此常被患者忽略。
普瑞提醒:如果发现单眼视野变窄、缺损,又或者视力急速下降,在暗黑环境下阅读后眼睛不舒服等情况时,都要警惕是否患上青光眼。
56%的网友
从不做眼底检查
普瑞眼科专家介绍,虽然青光眼常常隐蔽很深,但也不是完全无迹可寻。通常眼科医生会通过测眼压、查眼底、查视野来诊断是否患有青光眼。而调查显示,47%的人偶尔 普瑞提醒:50岁以上的中年人最好每年体检时也做有针对性的眼科检查。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