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说新语,“眼说精华”。6月11日晚8点,医院张宏教授为新产业眼科开启屈光白内障线上课堂第一期,课题为《区域折射多焦人工晶体的临床体会》,张宏主任主要围绕患者选择、手术设计、术后处理三方面展开。张主任的充分准备,参与观众的给力互动,使直播全程气氛热烈精彩不断!下面跟着小编一起回顾个中精彩,开启仲夏夜之旅!
01
患者选择
选择患者时,需要充分了解患者的用眼需求:
1.患者有摘镜的需求,45岁以上,希望不戴老花镜,散光能够控制在1D以内,可以行透明晶体置换手术。
2.远视的患者,当到了看远也需要戴镜的时候比较容易接受。
3.近视的患者,特别是上千度的高度近视的患者术后感觉非常好,但有一点要注意告知清楚,术后的近点是正常的30cm距离,不是高度近视的很近的距离。
4.合并白内障的患者,可以适当放宽手术指征。
同时,需要严格掌握适应症:
1.排除可能影响术后视力效果的眼部疾病,如眼底病、晚期青光眼、小睑裂、上睑下垂、瞳孔过大(≥6mm)、瞳孔过小(≤2mm)。
2.排除对视力有影响的全身性疾病。
02
手术设计
1.度数预留,尽量选择正视。
2.SBL-3对生物测量和度数计算的要求都很高,最好使用高精度的生物测量仪(如IOL-Master)。
3.选择计算公式可以优选Barrett公式,如果是屈光手术术后可以使用BarrettTureK公式。
4.根据患者的眼轴和前房深度,术前推测有效晶体位置(ELP),对晶体度数做适当调整。
5.双眼存在屈光参差情况时,一定要先做主视眼,再做对侧眼。
6.通过切口设计和角膜松解等方法,将患者术后散光控制在1D以内。
7.Kappa角距离小于0.3mm。
8.显微镜的在晶体上的反光点不要落在过渡区上。
在度数计算和预留方面,张宏主任有一些自己独到的见解——
通过参考例白内障的生物参数和术后结果,在使用Barrett公式的情况下,
当患者的ACD+LT=7.51,严格按照BarrettⅡ或BarrettTrueK公式计算目标屈光度;
当ACD+LT7.51,甚至8mm,预计术后ELP偏后,目标屈光度设置为负数;
当ACD+LT7.51,甚至7mm,预计术后ELP偏前,目标屈光度设置为正数。
对于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可以分为两种情况分析:
1.患者的ACD小,LT厚,常常预测还比较准,这是因为ACD+LT与常人基本相同,也即术后的ELP与正常人相比没有太大差异。
2.患者的ACD较小,LT较薄,这些患者术前往往是远视状态,我们不要改变患者的视物习惯,因此需要减少晶体度数,目标值为正,甚至+0.50D到+1.00D。
03
事项术后注意
1.避免剧烈运动4周。
2.避免揉眼、避免眼部进水一个月。
3.抗生素、非甾体类和激素眼药水的正确点用。
4.叮嘱患者全身疾病的用药。
5.第二天复查视力和眼压,患者的适应比较快,但对于高度近视或高度远视患者,单眼手术后,叮嘱患者注意平衡感。
总结
区域折射多焦人工晶体SBL-3有着良好的视觉效果和术后满意度,大部分患者术后都有惊喜的感觉。
我们在使用SBL-3的过程中,需要掌握好患者和适应症的选择,做好术前检查和手术设计。SBL-3是一种新型的多焦人工晶体,对于患者的宽容度还是比较高的,需要我们不断总结经验,年轻化客户的视力。
直播全程回顾
专家简介
张宏,医院科主任,深圳市医学会眼科分会委员,新南威尔士大学视光学系眼科访问学者,访问教授。专注学术领域及荣誉:微创白内障声乳化、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各种青光眼激光和内外引流手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外伤、翼状胬肉、角膜交联和部分眼整形等眼科手术。擅长干眼症及多种综合眼病和疑难眼病的诊治,有多篇论文在重要会议中发表。
再次感谢张宏主任,感谢各位老师的参与,新产业眼科直播将持续不断的进行,请大家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