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能看得见
就能轻易的分辨白天黑夜
就能准确的在人群中牵住你的手
如果我能看得见
就能驾车带你到处遨游
就能惊喜的从背后给你一个拥抱
如果我能看得见
生命也许完全不同
可能我想要的我喜欢的我爱的
都不一样
对于我们来说,这只是一首在闲暇时会听一听的歌,可是对于小坷坷来说,这却是她的心声。“假如没了妈妈,我的天就变黑了!”8岁弱视女孩飙泪献唱《你是我的眼》,乐观童音唱哭全场。她也用歌声告诉大家,“我的世界是彩色的,因为有妈妈做我的眼睛。”
其实小柯柯并不是唯一一个因为弱视而生活困难的孩子。以中国3亿儿童计算,患有弱视的儿童大约有万。弱视是一种严重影响视觉质量的眼科疾病,根据调查显示,其在儿童中的患病率是2%~4%,弱视对儿童的健康成长影响深远,不仅会造成双眼融合功能和立体视觉的缺失,而且影响正常的生活。
▍0-7岁是小儿斜弱视的最佳治疗期
弱视是矫正视力达不到该年龄段的最低标准,戴上眼镜仍然看不清事物,属于功能性的问题。
一般来说,0-7岁是小儿斜弱视的最佳治疗期,12岁以后眼球的发育就处于在一个比较稳定的状态,所以弱视尽量要在12岁之前进行恢复治疗。
同时,小孩在1岁以内,3岁、6-7岁这几个时间节点是视力发育的高峰期,同时也是斜视、弱视被发现的高峰。那么,弱视是否会遗传呢?
专家表示,弱视遗传倾向不明显,主要原因是小孩发育过程中没有得到有效的形觉刺激或者形觉被剥夺。
▍弱视需尽早发现不同年龄段可用不同方法测试
弱视的孩子早期发现早治疗是可以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的。日常生活中,家长要如何才能提早发现孩子“弱视”问题呢?
▍0-3岁阶段▍
在0-3岁阶段,要看婴儿的一些反应,比如说有灯光时会不会有追光的反应,双眼会不会追随移动着的玩具,假如是没有一点反应,那就是有问题了。
另外,还要观察孩子的眼睛,特别是在瞳孔中间有没有发白的情况(先天性白内障),眼睛注视的时候会不会快速颤动(眼球震颤);
同时还要注意两只眼睛的大小是否均匀,对称,和一般其他正常的婴儿比较以下,有没有过大或者过小的情况。
▍3-7岁阶段▍
3-7岁阶段是孩子发育最快的一个阶段,同时也是斜视、弱视发病和被发现的高峰,因为在这个阶段许多孩子开始学习知识,大量的去观察认识外界事物,这时父母要注意:
孩子在看书、写字的时候离书本是不是太近;
他看人看东西的时候两只眼睛是不是一起看,有没有一只眼睛看,另外一只眼斜到一边的问题;
还要注意孩子头在看东西时有无歪头,侧头的现象。
当出现上述情况时,家长应该引起重视,及时医院检查。
弱视矫治家长还需注意1.及早开始治疗:
弱视是一种视觉神经的发育不良,人的视觉神经发育关键期是3~5岁,这就决定了弱视治疗要越早越好!3岁以上儿童如果发现有屈光不正并影响视力,就应当及早进行治疗。
2.坚持治疗
弱视临床治愈的标准是双眼视力均达0.9以上、具备良好的双眼视觉和立体视觉功能、随访3年无回退者。要同时具备以上3点才可以算作弱视临床治愈。切忌在孩子视力提高到正常水平后,没有加做双眼视功能和立体视功能训练,过早停止治疗。要有耐心、恒心、信心,不可操之过急。弱视的治疗过程是缓慢的,视力的提高也是循序渐进的,其疗程短则1~2年,长到7~8年。
弱视是一种发育性疾病,家长要充分了解其治疗过程是缓慢的,视力提高也是逐步的,不能操之过急,要有耐心、恒心。医院,谨遵医嘱进行训练并按时复查。
在日常生活中弱视有哪些前兆呢?1、不能追随移动物体在孩子们玩耍的时候,宝贝的目光不能够随时追着物体移动。这时候的宝妈们就应该注意了,多观察下孩子是不是经常这样,若是经常医院眼科检测眼睛了。
2、怕光,见光就烦躁
弱视的孩子通常都怕光,见到光会急躁。
3、斜着头看东西在需要用眼的时候,孩子头会向某一方向偏转、倾斜,或者下巴压低、抬高等不良的姿势。这是因为孩子看不清楚,不自觉的改变体位寻找清晰的角度。
4、手眼协调能力较差,容易碰撞和跌倒
走路的时候总摔跤,自己走着就摔了,尤其在台阶更容易摔。
5、看不清楚东西,凑得很近看电视、看书6、看物体有重影现象(一物看成两物)7、眼外观异常
眼睑下垂,黑眼球有白斑,两眼大小不一,瞳孔大小或形状不一。
8、单只眼睛偶尔或者经常向内或者向外偏转偏斜视是弱视的前兆。
弱视的原因有很多种,是由于种种原因眼睛在生长期没有得到充分的刺激从而影响了发育导致没有发育成熟,弱视的人群一般都是单眼弱视,双眼弱视的情况一般都是外伤引起的,先天性的非常非常罕见。弱视在于成年人非常难以治愈,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给与改善,治疗弱视建议在16岁之前尽快进行治疗,并且16岁之前进行治疗是能够治愈的。眼贴可以给与弱视的眼睛足够的营养补充,通过中药调理改善病眼的机能,帮助病眼恢复,必须按照每天3贴的要求进行敷贴,并且建议处于治疗弱视目的使用眼贴的客户,在使用眼贴之后,每天腾出30分钟到2个小时的时间,将正常的眼睛通过眼罩等工具遮住,然后多让孩子使用弱视眼睛进行视物,虽然会非常难受,但是会非常有效的刺激弱视眼睛的进一步发育。如果做不到以上两点是无法保证弱视的治愈的。
错误一:对弱视认识不足好多家长都以为不影响外观往往很轻视,对弱视的严重危害性认识不够,以为人长视力也会随之增长,常常抱有长大就会好的思想。弱视的病因与危害以及弱视治疗和年龄的密切关系,使家长提高认识,引起对患儿的重视。
错误二:前功尽弃型通常弱视患儿在治疗早期视力提高比较明显,家长也比较满意,但到后期视力增长往往会出现一个平台期,而停滞不前,家长坚持一段时间后便失去耐心和信心而放弃治疗,使治疗半途而废。家长应该具备耐心、信心和恒心。弱视的治疗过程是反复的,只有坚持不懈进行治疗训练,才能让视力进一步提高。
错误三:重回起点型当弱视治疗出现平台期或者视力恢复到1.0时不巩固即放弃治疗,眼镜和眼罩也随之时带时摘,造成视力下降,而当孩子学习和生活中出现不便时,家长则猛然醒悟,又重新给孩子治疗,这时等于又从头开始,不但浪费了金钱和精力,更重要的是错过了孩子最佳的治疗时期,从而使视力增长更加困难。
错误四:大龄弱视儿童轻易放弃治疗型受旧观念的影响,对12岁以后的弱视患儿常抱有治疗无望的态度而轻易放弃。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治疗设备的不断更新,12岁以上患儿治愈率也在不断提高,因此,对大龄弱视患儿家长应抓紧最后治疗的机会,给予支持和配合,避免给孩子落下视力低下的遗憾……
弱视的治疗时机和方法弱视是不会自愈的,对弱视的治疗越早越好。因为从视觉发育来讲,儿童12岁以前是视觉发育的可塑期,其中0~3岁是儿童弱视治疗的关键期,3~8岁是治疗的敏感期。12岁以后再治疗弱视,视力恢复的机会就很小了。到目前为止,对弱视还没有较好的药物治疗方法。弱视患者大多伴有屈光不正(即近视、远视或散光),孩子一旦被确诊为弱视,家长应马上为孩子配好眼镜,并坚持每天都戴,绝不能时戴时摘。每年应进行一次散瞳验光,如眼镜不合适要立即更换。弱视患者除了坚持戴眼镜外,还需要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弱视训练,帮助提高视力,有效地治疗弱视。目前弱视治疗方法仍为传统遮盖加精细目力训练。弱视疗效的评价无效:视力退步、不变或提高仅1行进步:视力提高2行或2行以上基本痊愈:矫正视力提高至0.9或以上;双眼视力基本相同痊愈:经过3年随访,视力仍保持正常宝鸡喜视光学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