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59手足口病临床合理用

福州白癜风医院 https://m-mip.39.net/nk/mipso_4429412.html

编者按

合理用药是指根据疾病种类、患者状况和药理学理论选择最佳的药物及其制剂,制定或调整给药方案,以期有效、安全、经济地防治和治愈疾病的措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杂志邀请我国著名医药专家孙忠实、王汝龙、贡联兵、章友康、张石革等,开展常见病合理用药系列讲座。这些讲座,以临床用药指南和作者多年用药经验为依据,针对用药中容易忽视的问题、混淆的概念、发生的错误,结合国内外药物研究与临床应用进展,深入浅出地予以介绍。

手足口病临床合理用药

疾病概述

手足口病(Hand-foot-and-mouthdisease)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但表现在皮肤和口腔,主要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疱疹,其中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手足口病的潜伏期为2~7d,传染源包括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患者在发病急性期(发病1~2周)可自咽部排出病毒;另疱疹液中含大量病毒,破溃时病毒溢出,接触后发生感染。传播途径是呼吸、消化道的密切接触。手足口病的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尤以小于3岁的幼儿发病率最高,每隔2~3年在人群中可流行1次。疾病分布广,无严格地区性,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冬季少见。在流行期间,幼儿园和托儿所易发生集体感染。其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传播速度快,在短时间内即可造成大流行。

临床表现

表现以手、足、口部位的疱疹或皮疹、发热为特征:

手足口病起病急促,可伴发热,初期发热并不严重,约38℃左右,白细胞计数轻度升高。于发热2d后,在口腔黏膜、手、足皮肤出现散在点状玫瑰色斑、丘疹,直径2~10mm,渐成为水泡,周围充血。发生在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如米粒大小,疱疹的破溃迅速,可融合成片,表面有黄白或灰黄色伪膜,灼痛明显。而皮肤上的水泡则不疼痛,也不易破溃,数日后干燥结痂。手掌或脚掌部出现米粒大小疱疹,臀部或膝盖偶可受累,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头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拒食、哭闹、流涎等症状。患儿大约1周左右自愈,极少数患儿可引起脑膜炎、脑炎、心肌炎、弛缓性麻痹、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

药物治疗

1.治疗原则:对手足口病尚无特效治疗药,主要采取对症治疗,多喝水。

2.对症治疗

(1)发热:服用解热镇痛药或非甾体抗炎药,首选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阿司匹林、贝诺酯,具体参见发热一节。

(2)抗病毒:选选择对抗疱疹病毒药阿昔洛韦、法昔洛韦,具体参见带状疱疹一节。

(3)补充维生素:可按治疗量补充维生素B2、C、E。具体参见维生素缺乏症一节。

(4)疱疹有溃疡者可局部涂敷1%龙胆紫液、40%氧化锌油膏、莫匹罗星软膏(可选其一)。

(5)口腔护理:选择1.5%过氧化氢溶液、复方硼酸钠溶液一般稀释10倍;年龄较大的儿童可用0.1%醋酸氯己定溶液漱口,一次10min,一日数次。或应用板蓝根10g、黄芩6g、白藓皮6g、双花3g、竹叶2g、薄荷2g,煎煮10min,取汁含漱。

此外,注意维持儿童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对重要脏器的注意保护;有颅内压增高者给予相应处理;出现低氧血症、呼吸困难等呼吸衰竭征象者,宜及早进行机械通气治疗。

3.中成药

传统医学认为手足口病为外感湿热疫毒,在发病的早期和中期,一般多采用清热解毒、化湿凉血疗法,中成药可选小儿咽扁冲剂、清开灵口服液、板蓝根颗粒、小儿感冒颗粒、金莲清热泡腾片、抗病毒口服液、清热淋颗粒、复方芩兰口服液等。常用饮片有银花、连翘、黄芩、栀子、生苡仁、牛蒡子、蝉衣、紫草、芦根、竹叶、生石膏、黄连、灯芯草、六一散等;在发病的后期,若见手足心热、食少、烦躁不安等症,可以再加入生地、麦冬、白薇、玉竹等养阴清热之品。

用药提示

1.鉴于手足口的临床表现滞后于肠病毒复制的峰期,此时服用抗病毒药临床意义不大,多以中药具有清热解毒、化湿凉血功能的饮片和成药为主。

2.及时补充蛋白质、维生素为治疗必须,按治疗性应用维生素B2、C、E。维生素B2对12岁及12岁以下儿童,一日3~10mg,分2~3次服用;12岁及12岁以上儿童,一次5~10mg,一日3次。但药师宜提示患者:(1)服用维生素B2后可使尿量呈黄色,为维生素B2本身的色泽,无需惊慌。(2)餐中服用可使吸收较完全,伴随食物缓慢进入小肠以利于吸收。维生素B2的特定吸收部位在小肠上部,若空腹服用则胃排空快,大量的维生素B2在短时间集中于十二指肠,降低其生物利用度;而餐后服用可延缓胃排空,使其在小肠较充分地吸收。(3)维生素B2与甲状腺素、促胃肠动力药甲氧氯普胺合用,可减少维生素的吸收。

3.维生素C儿童口服一日~mg,分2~3次服用。(1)维生素C以空腹服用为宜。(2)大量服用维生素C后,可促进体内维生素A和叶酸的排泄,在大量服用维生素C的同时,宜注意补充充足的维生素A和叶酸。(3)维生素C在水溶液中易被空气中的氧所氧化,生成去氢抗坏血酸,不宜使用过热的水溶解或送服,否则可被破坏其稳定性。(4)有些家长喜欢给孩子服用维生素C泡腾片,但切忌直接口服,须用温水溶化后再服。维生素E口服儿童一日1mg/kg。

常见病合理用药: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1——高血压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2——冠心病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3——心律失常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4——治疗慢性心力衰竭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5——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6——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7——调脂药物临床合理应用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8——治疗咳嗽药物合理应用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9——治疗哮喘药物合理应用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10——治疗感冒药物合理应用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11——治疗过敏性鼻炎药物合理应用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12——治疗结核病药物合理应用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13——治疗消化性溃疡药物合理应用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14——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药物合理应用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15——治疗炎症性肠病药物合理应用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16——治疗腹泻药物合理应用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17——治疗便秘药物合理应用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18——治疗幽门螺菌感染药物合理应用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19——治疗急性胰腺炎药物合理应用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20——抗排异药临床合理应用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21——治疗前列腺增生药物临床合理应用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23——治疗痛风药物临床合理应用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24——造影剂临床合理应用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25——围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26——运动系统慢性损伤临床合理应用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27——治疗关节痛和关节炎药物临床合理应用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28——治疗偏头痛药物临床合理应用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29——治疗癫痫病药物临床合理应用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30——癌症镇痛药物临床合理应用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31——肠外肠内营养药物临床合理应用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32——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合理应用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33——1型糖尿病临床合理应用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34——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临床合理应用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35——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临床合理应用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36——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临床合理应用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37——尿崩症临床合理用药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38——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临床合理用药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39——多发性硬化临床合理用药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40——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合理用药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41——重症肌无力临床合理用药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42——脑出血临床合理用药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43——足月胎膜早破行阴道分娩临床合理用药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44——小儿便秘临床合理用药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45——小儿发热临床合理用药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46——儿童感冒和流感临床合理用药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47——佝偻病临床合理用药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48——小儿咳嗽临床合理用药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49——阴茎勃起功能障碍(阳痿)合理用药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50——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合理用药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51——前列腺炎合理用药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52——轻中度烧烫伤临床合理用药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53——痔疮临床合理用药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54——疖肿临床合理用药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55——荨麻疹临床合理用药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56——寻常痤疮合理用药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57——日光性皮炎临床合理用药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58——带状疱疹临床合理用药

明明白白使用OTC讲座系列:

耳疮

牙痛

风热喉痹(急性咽炎)

鼻鼽

虚火喉痹(慢性咽炎)

阴痒

湿疹(中药篇)

痤疮(中药篇)

月经不调

痛经

头痛

失眠

黄疸

胁痛

腹痛

泄泻

呕吐

胃痛

便秘

发热

咳嗽

感冒

慢性肝炎辅助治疗

晕动病

滴虫阴道炎

痤疮

疖痈

湿疹

跌打损伤

关节痛

牙龈炎

牙痛

咽炎

外耳炎

结膜炎

叶酸缺乏症

维生素A缺乏症

维生素B12缺乏

维生素B6缺乏症

过敏性皮肤病

便秘

腹胀

恶心呕吐

贫血

咯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otangsheying.com/dybjxqgyyf/536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