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临床管理流程2

水果养颜真的有效吗 http://www.bdfyy999.com/bdf/yufangbaojian/shiliaodaguan/56569.html

4 分娩及新生儿护理(1)分娩方式:关于分娩方式与HBV母婴传播的关系,现有的研究结果不一致。

荟萃分析的结果表明,分娩方式与HBV母婴传播风险没有确切关系,剖宫产并未降低HBV母婴传播的发生率,故不建议根据HBVDNA水平或HBeAg状态选择分娩方式,应根据产科指征决定分娩方式。

(2)新生儿护理:新生儿出生后立即移至复苏台,离开母血污染的环境;彻底清除体表的血液、黏液和羊水;处理脐带前,需再次清理、擦净脐带表面血液等污染物,按操作规程安全断脐。

5 停药时机(1)以阻断HBV母婴传播为目的而服用抗病毒药物的孕妇,分娩后检测HBsAg和HBeAg定量,如果HBsAg和/或HBeAg水平显著下降,提示抗病毒治疗效果良好,可继续抗病毒治疗。

如果HBsAg和/或HBeAg水平下降不明显,产后立即停药。

(2)以治疗乙肝为目的而服用抗病毒药物的孕妇,产后不能停药,应长期抗病毒治疗。

6 婴儿免疫对母亲HBsAg阳性孕妇的新生儿,首剂乙肝疫苗和HBIG的接种时机非常关键。新生儿出生后12小时内应尽快完成乙肝疫苗和HBIG的联合免疫;HBsAg阴性母亲的新生儿应于产后12小时内尽快完成首剂乙肝疫苗接种。

(1)常规疫苗接种:在新生儿大腿前部外侧肌肉或上臂角肌内接种重组酵母乙肝疫苗10μg/0.5ml,同时在对侧相应部位注射HBIG100IU,在其1月龄和6月龄时分别接种相同剂量的第2和第3针乙肝疫苗。

(2)正常产新生儿的免疫接种:①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于出生12小时内接种重组酵母乙肝疫苗10μg/0.5ml+HBIG100IU,并于1和6月龄各注射1针重组酵母乙肝疫苗10μg/0.5ml;

②HBsAg不详母亲的新生儿:则按母亲HBsAg阳性处理,即于出生12小时内接种重组酵母乙肝疫苗10μg/0.5ml+HBIG100IU,同时尽快检测母亲HBsAg,明确母亲是否为HBsAg阳性后,按规范及时为婴儿接种乙肝疫苗;

③HBsAg阴性母亲的新生儿:于出生12小时内接种重组酵母乙肝疫苗10μg/0.5ml,并于1和6月龄各注射1针重组酵母乙肝疫苗10μg/0.5ml。

(3)低体质量儿(<2000g)或早产儿(<妊娠37周)的免疫接种:①HBsAg阳性母亲的低体质量儿或早产儿:于出生12小时内尽快完成联合免疫,即接种重组酵母乙肝疫苗10μg/0.5ml+HBIG100IU,并于1、2和7月龄各注射1针重组酵母乙肝疫苗10μg/0.5ml;

②HBsAg不详母亲的低体质量儿或早产儿:于出生12小时内尽快完成联合免疫,即接种重组酵母乙肝疫苗10μg/0.5ml+HBIG100IU,同时尽快检测母亲HBsAg,明确母亲是否为HBsAg阳性后,按规范及时为婴儿接种乙肝疫苗;

③HBsAg阴性母亲的低体质量儿或早产儿:最好于出生12小时内接种首针重组酵母乙肝疫苗10μg/0.5ml,并于1、2和7月龄各注射1针重组酵母乙肝疫苗10μg/0.5ml,也可在出院时或1月龄时接种重组酵母乙肝疫苗10μg/0.5ml,并在2和7月龄各接种1针乙肝疫苗10μg/0.5ml。

(4)危重症新生儿的免疫接种:新生儿如为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出生体质量<1500g)或有严重出生缺陷、重度窒息、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应在生命体征平稳后尽早接种[参照低体质量儿(<2000g)或早产儿(<妊娠37周)的免疫接种]。

(5)疫苗延迟接种的处理:为保证婴儿乙肝免疫接种的效果,建议严格按0-1-6免疫程序接种,特别是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尽量不延期接种。如婴儿有特殊情况,不能如期接种第2针乙肝疫苗,可延迟接种,但最长不能超过3个月,第3针疫苗仍可在6月龄时注射。

7 母乳喂养母乳喂养并未增加婴儿的HBV感染率,感染HBV母亲分娩后可以哺乳。没有必要检测乳汁中的HBsAg和/或HBVDNA。

(1)母亲未服用抗病毒药物者,新生儿接受规范的联合免疫之后,可以进行母乳喂养,母乳喂养并未增加HBV母婴传播的发生率。

如母乳喂养期间母亲出现乙肝活动,可参照《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9更新版)》中慢性乙肝患者的治疗原则给予抗病毒治疗,如果接受TDF治疗,可以母乳喂养。

  (2)以阻断HBV母婴传播为目的而服用抗病毒药物的妇,分娩后停药,婴儿接受联合免疫之后,可以母乳喂养。

  (3)以治疗乙肝为目的而服用抗病毒药物的孕妇,分娩后应继续用药,如果服用TDF治疗,因TDF在乳汁中药物含量很少,婴儿可以接受母乳喂养。

8 母亲产后随访HBV感染母亲产后可能出现ALT升高。

(1)产后继续服用抗病毒药物者,按慢性乙肝患者的随访方案进行随访,分娩后1年内每3个月复查肝功能、HBVDNA;

每6个月复查乙肝血清标志物、甲胎蛋白、上腹部超声和肝脏瞬时弹性成像检查。

(2)产后停药者及未服用抗病毒药物者,产后6~8周复查肝功能生化学指标和HBVDNA。

如果肝功能正常,分娩后每3个月复查肝功能、HBVDNA。如果肝功能异常且符合抗病毒治疗指征,应启动抗病毒治疗。

9 婴儿免疫接种后的血清学检测

对HBsAg阳性母亲的婴儿,于完成乙肝全程免疫接种1~2个月后,需抽静脉血检测HBV血清学标志物,至少包括HBsAg和抗-HBs,建议采用定量检测方法。

如HBsAg阳性,还需进一步检测HBVDNA水平和肝功能生化学指标,以后每6个月随访1次,复查肝功能生化学指标和病毒学指标。

10 婴儿乙肝免疫接种效果评价(1)免疫接种成功:

婴儿完成乙肝全程免疫接种1个月后随访,如果HBsAg阴性,但抗-HBs阳性(抗-HBs≥10mIU/ml),表明免疫接种成功。

如果抗-HBs<100mIU/ml,为低应答;如果抗-HBs≥100mIU/ml,为中强应答。无论低应答还是中强应答,均无必要再次接种乙肝疫苗。

(2)免疫接种无应答:婴儿完成乙肝全程免疫接种后血清学检测结果显示,HBsAg阴性和抗-HBs<10mIU/ml。

无论抗-HBe及抗-HBc阳性与否,需按0-1-6程序重复免疫接种,仍使用重组酵母乙肝疫苗10μg/0.5ml。

完成重复接种后1个月,再次检测HBsAg和抗-HBs,了解免疫应答和HBV感染情况。

(3)免疫接种失败,发生HBV母婴传播:婴儿完成乙肝疫苗全程免疫接种1个月后随访,HBsAg阳性,伴或不伴HBeAg阳性。

发生HBV母婴传播的婴儿,还需检测HBVDNA和肝功能,并按慢性HBV感染者进行随访。如果出现肝炎活动,应及时进行抗病毒治疗,可以选择干扰素α、恩替卡韦或TDF治疗儿童乙肝患者。

待解决的问题:(1)抗HBV新药-TAF是否可用于HBV母婴阻断

(2)无HBIG的母婴阻断方案

(3)妊娠期服用抗病毒药物的安全

(4)母亲产后停药随访

《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临床管理流程(2021年)》编写专家成员名单:主审:庄辉(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病原微生物学系)主编:侯金林(医院肝病科)

《临床肝胆病杂志第37卷第3期2021年3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otangsheying.com/dybjxqgyyf/650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