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光在眼科门诊工作中占很重要地位。资料统计眼科门诊中有41%患者,需作验光检查,正确验光不只是解决视力问题,也必然解决由此而产生的屈光不正性症状,如视疲劳、眼胀、头痛等。
笔者多年从事眼科工作,体会到验光工作中应注意以下十个问题。
(1)视力好与坏(略)
(2)近视力与远视力验光之前必须先查远、近视力,排除其它眼病。通过远、近视力分析,一般可初步估计屈光不正的性质。如年轻人远视力差,近视力好多为近视眼。若远、近视力均好也可能有远视或散光。若远近视力均差可能有较高的远视或散光。这种情况若年龄在40岁左右,就会出现屈光不正性症状,如视疲劳、眼胀、头痛等,或眼常发红、患麦粒肿、睑缘炎等症。大于40岁的人,远视力好,近视力差为老花眼。这是由于晶体可塑性及弹力逐渐减低,睫状肌亦因年长而变弱,影响部分调节,以致看近物发生困难,需借凸透镜帮助才能看清。
(3)云雾法与检影法云雾法多因条件限制不能检影时采用。方法是用较高的正球镜片放在被检眼前,使其调节功能暂时处于休息状态,产生了类似散瞳剂的作用。这种方法适用于远视眼,而视力正常的情况下如患者一开始视力就低于正常.可能为近视,也可能为较高的远视和散光。一般在屈光状态不清楚时不使用云雾法。检影法就是用视网膜检影镜,将光线照射于被检眼视网膜上,根据该眼视网膜发出光线的特性,摇动检影镜以观察映光移动情况,借以测定屈光度的方法。此法简单实用,是根据共轭焦点定律的原理,行之有效的客观验光法。检查时不需要依靠被检者回答,尤其对学龄前儿童、聋哑人、语言不通智能低下者更为适用。(4)扩瞳与小瞳验光扩瞳验光一用药物将睫状肌完全麻痹,使调节力暂时消失,以便于检影时能达到一个正确的反转点。检查屈光度数较准确,尤其对假性近视和潜伏性远视。缺点:患者因瞳孔大,有怕光、视物不清等现象,尤其视近物更困难,因而影响工作和学习,还可诱发青光眼。
小瞳验光——通过较多病例扩瞳和小瞳验光作比较,认为一般10岁以上患者可不扩瞳,在这种保存调节功能的情况下,验光较好,个别不易解决的病例才扩瞳检查。
优点:方法简便,免除扩瞳的麻烦,检影试片一次完成,有利工作和学习。
缺点:因调节未麻痹,瞳孔映光区较小,对检影技术要求较高。可能出现近视矫正过强,远视矫正不足的情况。但通过主观试镜再结合云雾法试镜,一般可克服小瞳检影的不足。
(5)初验与复验扩瞳验光的患者,扩瞳后查裸眼视力与扩瞳前视力对照,一般假性近视扩瞳后视力比扩瞳前好,这是因为麻痹了过度调节的关系。检影后根据距离,减去应减度数。要注意近视应给最好视力的最低度数,远视应给最好视力的最高度数。
复验是根据初验结果,待瞳孔复原后给予试镜,如患者不能接受初验时的全部度数,可酌情加减,直到患者能达到最好视力,而比较舒服为止。
(6)检影距离的长与短0.5m——一般认为检查者与被检查者仅相隔一臂之远,右手持检影镜,左手可随时调换镜片,有a.检查者伸臂为0.5m,身体前屈一些又是O.5m,检查者从镜片箱中取镜片和置换患者框架上的镜片也较方便。b.1m距离对视网膜的影动能得到清晰的识别。c.便于计算度数,即检影结果去掉距离的+1D。d.在患者调节麻痹的情况下,使用一米距离,检查者又是正常眼,它的偏差可不到0.25D,而用半米检影距离,则带来的误差要大一些。采用哪一样,应根据自己的习惯选择使用。
(7)检影与试片检影是求得患者恰当需要的屈光度的一种客观检查方法;试片是检验检影结果是否准确,以校正少许偏差,两者都很重要。试片要耐心细致,一般通用六步法:就是用六个等力而性质不同的镜片,按顺序放在矫正镜前,根据患者主觉视力是否改进?加以调整。如矫正镜为一2.()0DS⌒一O.50DC×90°,可先用+O.25DS比较视力能否提高,再按顺序用一0.25D5、+O.25DC×90°、一0.25DC×90°、+0.25DC×°、一0.25DC×°看哪一种镜片能提高视力,就可改变矫正度数。也可用交叉柱镜代替六步法。散光轴向也应详细检查,尤其斜轴散光有时仅移动5°就可提高视力二、三排,还有因矫正不了而按球后视神经治疗病例的报导。(8)矫正太过与不及一般近视矫正易太过,要特别注意以最低度数而达到最好矫正度数。高度近视常不能接受全部矫正度数,可按检查结果减去1/3,使其更适宜近距离工作,所以试片时一定要看近视力,若矫正太过会造成人为远视,如病例:万x×,男性,37岁,原镜片R:一5.OODS⌒—2.OODC×°。L:一5.00DS⌒—2.50DC×。戴镜两年,双眼经常发红,自觉视力疲劳,看近物常摘眼镜,常患麦粒肿,经多种治疗无效。经验光检查发现双眼都过矫一2.00DS,将其屈光度减小后再未发生以上屈光不正性症状。(9)瞳距大与小测量瞳孔中心距离是完成验光检查的最后一步。如测量有差距,可使眼镜片光学中心与瞳孔中心不一致而形成三棱镜作用,偏离光心越远,产生三棱镜效应越大。其计算公式:P—D×L/10
式中P——产生的三棱镜效应度数;D─透镜的屈光度数;L—偏离光心的毫米数。例D镜片,偏心1mm时,即可产生P=10×1/10=1△的效应。为了克服移位,大脑融合中枢要用过度的调节而产生视疲劳,还可引起度数加深,甚至发生斜视,如:××,男性,20岁,屈光度为:R:一8.00DS⌒—1.50DC×°。;L:一6.50Ds_⌒─2.OODC×。由于瞳距过大,发生视疲劳,眼镜不能戴,改小瞳距后症状消失。(10)左与右一般认为左右不会错,在大型体检中若不按先右后左的顺序,把左右颠倒的事常有发生。在眼科工作中,无论查视力、检影、开眼镜处方必须按先右后左的顺序。若处方、病历上未注明左右,必须是前边为右,后边为左,上边为右,下边为左。
《验光与配镜必读(第2版)——屈光不正诊断与矫治》
: 《验光与配镜必读:屈光不正诊断与矫治(修订版)》在第1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全书共分6章。首先概要介绍了视觉光学基本知识和屈光不正的病因及临床表现;然后分别详细介绍了正确的验光配镜方法,配镜与美容,以及屈光不正的预防、治疗方法;*后简要介绍了几种特殊类型屈光不正的诊断与治疗。 《验光与配镜必读:屈光不正诊断与矫治(修订版)》内容丰富,科学性、实用性强,既是验光配镜科普书,也是屈光不正诊断与矫治的专业参考书,适于屈光不正患者和家属阅读查询,亦可供基层全科医师、中西医结合眼科医护人员及从事验光、配镜等相关工作者学习参考。【目 录】:第1章概述第一节视觉光学基本知识一、视觉光学溯源二、几何光学定律三、光学名词解释四、生理光学缺陷五、哪些人需要验光配镜第二节屈光不正的成因与类型一、屈光不正的原因二、屈光不正的分类及方法第三节屈光不正的病理及临床表现一、眼球发育二、视力障碍三、眼轴改变四、眼底改变五、眼位改变六、其他改变第2章屈光不正的验光第一节主观验光一、宏观定性法二、增减定量法三、定轴定量法四、其他定量法五、验光配镜程序及眼镜处方书写与识别第二节客观验光一、眼底检查定性二、麻痹睫状肌消除调节法三、视网膜检影影动识别法四、球镜片中和影动法五、柱镜片中和影动法六、带状光镜检影法七、动态检影检测调节近点法八、检影镜片联合折算法九、检影后试镜与复验法十、角膜计测定曲率性散光法十一、屈光计测定屈光法十二、角膜地形图测定散光法第三节综合验光法一、电脑验光法二、综合验光仪验光法第3章屈光不正配镜第一节配镜原则一、远视眼的配镜原则二、近视眼的配镜原则三、散光眼的配镜原则四、屈光参差的配镜原则五、老视眼的配镜原则六、无晶体眼的配镜原则七、斜视眼的配镜原则八、弱视眼的配镜原则九、低视力的配镜和处理原则十、配镜后干扰症状的处理原则第二节镜片选择一、镜界贵族——水晶镜片二、镜界功臣——光玻璃片三、镜界主流——树脂镜片四、镜界花魁——变色镜片五、镜界宠儿——超薄镜片六、镜界英豪——镀膜镜片七、镜界珍品——染色镜片八、镜界巧匠——缩径镜片……第4章配镜与美容第5章屈光不正的预防与矫治第6章几种特殊类型屈光不正的诊断与治疗附录A眼球有关正常值
长按识别/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