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故知新22丨回顾中国乙型肝炎的防治成

中科白癜风公益活动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6169066.html

●导言

在中国,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截至本文发表时(年),随着国家乙肝疫苗免疫战略的实行及乙肝疫苗的普及,我国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控制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但也依旧存在着不少的问题。针对当时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问题,本文作者对国家乙肝疫苗免疫战略提出了修订建议,并呼吁推广针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

年中国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

在中国,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年进行的血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人群HBsAg阳性率达到了7.18%。据此估计,我国约有万乙肝病毒携带者,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约有万。慢性HBV感染不仅危害人民健康,也给患者及其家庭,给整个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在上海进行的一项疾病负担调查显示,每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每年的直接和间接医疗费用可达美元,代偿性和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的费用更是分别达到了美元和美元。因此,对乙型肝炎的预防显得尤为重要,其中在新生儿普及乙肝疫苗接种是最优的预防策略。自年起,中国就开始推行一系列关于乙肝疫苗的政策措施,并于年将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纳入国家的计划免疫策略、实现了全程免费。年,中国发布了-年乙型肝炎控制计划,目的是到年,将5岁以下儿童HBsAg阳性率降低到l%以下,总人口HBsAg阳性率降低到7%以下,对于HBsAg阳性率低于7%的省份目标是再减少1%。在随后的全国流调结果显示,我国儿童急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发生率显著下降。1~4岁儿童HBsAg阳性率已从年的9.67%下降到年的0.96%。为进一步提升我国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防控能力——

对国家乙肝疫苗免疫战略提出如下修订建议:

Tip1

在继续强化对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的同时,对血清HBsAg阳性母亲所生的婴儿,应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受乙肝疫苗+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的联合免疫:10ug重组酵母疫苗或20ug中国仓鼠卵母细胞(CHO)疫苗和HBIG(IU)。推荐最好于出生后12小时内给予接种。

Tip2

制定一项全国性的计划,为出生时未接种乙肝疫苗的儿童提供免费的乙肝疫苗补种;

Tip3

对高危人群进行乙肝疫苗接种,增加免疫缺陷患者或无应答者的疫苗剂量和注射次数。已完成3针乙肝疫苗注射但无应答者应按程序再接种3剂,或者尝试不同来源的疫苗。

Tip4

为意外暴露者提供紧急护理,对那些抗-HBs阴性或未知的患者,应在暴露发生后及时联合应用乙肝疫苗和HBIG。

倡议大力推广规范抗病毒治疗

尽管我国对慢性乙型肝炎的防控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是依旧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根据一项调查,当时只有19%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接受过抗病毒治疗,甚至了解慢性乙型肝炎规范抗病毒治疗的医护人员也仅有55%。如果没有得到及时诊断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有很高的风险发展成肝硬化甚至肝癌。据统计,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年累计肝硬化发病率约为12%~l5%,5年累计肝癌的发病率则为6%~5%。因此,中国亟需大力推广抗病毒治疗,尤其对于持续感染的免疫清除期患者,强烈推荐采用规范化的抗病毒治疗。此外,需要强调的是,抗纤维化治疗也应以抗病毒治疗为基础,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地改善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状态。

目前,我国慢乙肝的治疗存在一种矛盾现象。一方面,大多数患者并没有接受抗病毒治疗,与此同时,也确实存在另一部分患者正经历着过度治疗。例如,有的患者同时使用两种不同抗病毒药物,有的处于免疫耐受期的感染者也在接受抗病毒治疗,这些人ALT持续在正常范围内也没有明显的肝组织病理损伤。接受抗病毒治疗者甚至还有血清HBVDNA阴性,ALT水平正常的HBsAg阳性携带者。上述这些慢性感染者正经历的抗病毒治疗实际上都属于过度治疗。除此之外,消炎药和保肝药物治疗只是慢乙肝综合治疗的一部分,但不可取代抗病毒治疗。而给予患者多种抗炎保肝药物,不仅是对有限医疗资源的浪费,实际上也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新的乙型肝炎抗病毒药物已投入临床应用,给乙肝患者带来了更多希望。然而,如果不强制实施规范化的抗病毒治疗,这样的新选择反而可能会对患者产生不利影响,给他们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临床医生应充分了解这些新型抗病毒药物的特点,在遵循规范治疗策略的基础上,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只有这样,才能让所有慢乙肝患者从规范化的抗病毒治疗中受益。

●后记

本文发表后的10年中被广泛引用。10年里,我国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控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年,中国CDC对全国1~29岁人群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1~4岁、5~14岁和15~29岁人群HBsAg流行率分别为0.32%、0.94%和4.38%,与年相比又有显著的下降。年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估计,目前我国一般人群HBsAg流行率为5%~6%,慢性HBV感染者约万例,但慢性乙肝患者仍为约万~万例。尽管现行抗病毒治疗策略明显降低了肝硬化、肝衰竭等终末期肝病和肝癌的发生风险,但仅有非常有限的患者获得了临床治愈。

成就斐然、巨大挑战仍在。但相信随着我们对HBV病原学认识的提高和新的抗病毒治疗药物的研发成果和临床应用,相信终有一天我们能够实现消除乙肝危害的目标!

谨以此文致敬奋斗在乙肝防治战线上的疾控、医务人员和科学家们!

文献来源:

LUFeng-minandZHUANGHui.ManagementofhepatitisBinChina[J].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1):3-4.

文字:顾智强

编辑:彭思雯

校对:席婧媛,高林

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otangsheying.com/dybjxqgyyy/537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