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菊梅医生
作者:菊梅医生
正文共:字
预计阅读时间:2分钟
导读
小李今年34岁,发现慢性乙型肝炎5年了,2年前因为出现肝功能异常开始服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小李以前喜欢运动,经常跑跑步、打打球。可自从2年前出现肝功能异常,医生让他注意休息之后,就再也不敢“轻举妄动”了,体重也涨了十几斤。那么,慢性肝炎的患者该不该加强运动锻炼呢?其实,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需要因人而异、因病情而异。
1肝炎急性期宜多休息,少运动
肝炎急性发作期,患者会出现食欲减退,疲乏无力的症状,这也是机体向我们发出了一个信号,提醒我们要多注意休息。这时候化验肝功能常常表现异常,转氨酶升高,病情较重者还会出现胆红素的升高。
所以,在肝炎急性期的患者,要多注意休息,不要熬夜,不要劳累,病情较重者还需要卧床,这样有利于肝功能的恢复。
2
运动会诱发稳定期患者肝功能的异常吗
那么,稳定期慢性肝病患者是否允许加强运动锻炼呢?
在一项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研究中,15例体重正常的慢性丙肝患者完成了为期6个月的生活方式干预计划,包括适当的营养摄入和增加轻-中度运动(步行,目标为每天步),发现他们的肝功能测试都没有改变。
另一项研究纳入16例慢性丙肝合并肥胖的患者(10例无肝硬化,6例肝硬化),接受了为期6个月的生活方式改变计划,包括个体化饮食限制和计步器监测,每天增加步的体育活动。结果显示体重指数(BMI)显著下降,50%的患者胰岛素抵抗消失,疲劳也得到了改善。
骨营养不良是胆汁淤积性肝病的常见并发症。在一般人群和老年人群中,锻炼对于防止骨量减少、增加骨量至关重要。在胆汁淤积性肝病中,体育活动对骨代谢非常有益。
不过,过度疲劳会限制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BC)患者的运动能力。95%的PBC患者对线粒体某些抗原存在自身抗体反应,介导线粒体功能障碍,导致肌肉酸中毒;此外,PBC患者运动后肌肉pH恢复时间显著延长,这与临床疲劳相关。
结语
病情稳定的慢性肝病,加强体育锻炼是有利于身体素质的提高,尤其是脂肪肝或合并脂肪肝的慢性肝病患者,运动可以减轻体重,改善脂肪肝。另外,运动不能造成机体的过度劳累,要循序渐进,坚持、适度更为重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