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到了,亲,你还好吗

青光眼是常见眼病,而且是主要的致盲眼病。说到青光眼,先要讲讲眼压的概念。眼球内具有一定的压力,我们称为眼内压或眼压。正常的眼压对维持眼睛的视觉功能很重要,如保持眼球的外形,眼球屈光成像系统的光学特性,眼球内的血液循环等。通常认为,当眼压超过一定的限度,就会压迫视觉神经,造成视神经萎缩、视功能损害时医学上称为青光眼。青光眼的视功能损害主要表现为视野,也就是眼睛看到的空间范围的缩小或缺损。这种损害是不可逆转的,也就是说青光眼患者已萎缩的视神经目前医学上还无法使它再恢复功能。因此要及早发现,及时治疗青光眼。这就需要进一步了解青光眼的种类及其症状表现。

青光眼分为几种?

青光眼有多种,从婴儿到老年人都可患病。医学上分三大类;①发育(先天)性青光眼②原发性青光眼③继发性青光眼。继发性青光眼是由其它眼病或全身疾病等引起。原发性青光眼是最常见和最主要的青光眼,又分为闭角型和开角型两大类。它们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案的不同,患者的自我保健也有所侧重。

原发性青光眼表现有几种?

原发性青光眼表现有急性和慢性。急性发病的表现症状明显,往往有虹视、眼痛、视力明显下降、眼球充血,严重的有头痛、恶心呕吐,甚至发热。有些患者被误认为“急性胃肠炎”、“偏头痛”、“重感冒”等。除了典型症状外,许多患者可表现为一过性的虹视、视力模糊、眼胀和鼻根部酸痛,经休息可以自行解除。这些症状轻微,病人容易忽视,以致失去早期诊治的机会。急性青光眼都是闭角型青光眼,是我国主要的青光眼类型。

慢性青光眼的特点是隐匿起病,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发展,有许多病例常常是到中、晚期才发现。慢性青光眼有闭角型和开角型二种。临床表现相似,早期常容易产生视觉疲劳,眼部不适,有的可表现为进行性近视,视力模糊等。如有上述症状应作详细的眼科检查如压平眼压,电脑阈值视野,房角检查等。如明确为青光眼,则需根据具体病情拟定合适的治疗方案,进行药物或手术治疗。

青光眼的病情与环境因素有较为密切的关系。一般来说,夏天青光眼的病情较冬天要容易控制些。但不能因此而放松对青光眼的治疗和保健,因为青光眼是一种终身疾病,一有疏忽就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视功能损害。下面是给青光眼患者的一些建议,提请大家注意。

夏季到了,青光眼患者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1

注意精神状态对青光眼的影响

夏天气温高,睡眠时间短,质量也差。这些往往会对人的精神、健康状态产生影响,使人显得心烦、焦躁,并容易引起情绪波动。我们作过研究测定,发现人的性格特征中青光眼患者较正常人群具有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也就是说青光眼与焦虑、抑郁之间有明显的关联,情绪波动可影响到青光眼病情,尤其明显的是对眼压的影响。

许多青光眼患者也深有体会,如果前一天的心情不好,或者晚上没有睡好,今天眼压就会偏高。因此,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心情舒畅,十分重要。此外,夏天的夜生活相对丰富,提醒青光眼患者要注意劳逸结合,不要因此而扰乱生活的规律性,因为过度疲劳或生活失去规律都可以影响到身体的植物神经系统,即交感-副交感神经的稳定性,也容易诱发青光眼和眼压升高。

2

口渴与饮水的问题

有时候听到青光眼患者抱怨:得了青光眼真苦,夏天口渴也不能喝水,因为喝水会使眼压升高的。这是错误的观点!为什么?可能是源于两点不正确的认识:

①青光眼主要是眼压升高造成视神经损害的眼病,而眼压与房水(眼内的一种流动液体)密切相关,“房水”既然是“水”,那么少喝水或不喝水就可以容易地控制眼压了;

②在早年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辅助诊断中有一种激发检查叫“饮水试验”,即通过短时间内大量饮水(5分钟内快速喝下毫升的温开水)来诱发眼压升高。因此认为少喝水眼压就容易控制。以上的观点为什么错呢?首先,我们要了解与眼压有关的房水不是直接来源于血液里的水份,它是眼部经过特殊的组织结构选择性地主动分泌生成的,担负着眼内许多组织的营养代谢。此外,“饮水试验”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因为其结果不可靠、干扰因素多而废止了,不再作为青光眼的辅助诊断措施。再者,现在医学科学研究表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诊断也不仅仅是依据眼压这一因素,而是综合眼压、视神经乳头和视野来评价。

换一个角度来看,“饮水试验”中这样超常的猛喝在日常生活中是不会发生的。口渴是机体的生理信号,表明体内缺水,应该及时补充。否则,可能造成机体的代谢障碍,带来不良的后果,尤其是老年人和某些疾病患者如高血黏度等,严重的脱水可以促使血栓形成,诱发脑血管意外或心肌梗塞。因此,青光眼患者应该正常地饮水,不需要刻意去限制。如果你的青光眼视神经损害与血液循环不良(高血黏度等)有关,适当的饮水是有利而无弊的。加上适度的有氧运动,可以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还可能对病情有所改善。

3

青光眼患者能不能戴太阳镜?

往往听到青光眼患者相互交流,说青光眼不能戴墨镜、太阳镜,否则会不好的。至于为什么?也不明白。

这个问题应该说是有前提的。青光眼中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其发病机制主要是瞳孔阻滞,它的发生须具备二个因素:眼球解剖结构的异常以及促发机制的存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有眼球解剖结构的特征:前房较浅、房角较窄,晶状体较大。青光眼的发生往往有内在的或外在的促发因素,包括生理性的或病理性的,其中临床上最多见的内在因素是情绪波动,外在因素是暗室环境如傍晚、天气暗下来的时候,或电影院里,在这些环境中瞳孔会自然散大,可能加重瞳孔阻滞,导致狭窄的房角堵塞关闭,促使青光眼发病。

因此,如果你患的是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且没有手术的,或者是具有这类青光眼的高危险因素,戴上墨镜等于是一个暗室实验,光线暗了,瞳孔会自然散大,可能加重房角关闭,引起眼压升高。假如是闭角型青光眼,做了手术以后瞳孔阻滞已经解除,就不受这个限制。如果你患的不是闭角型青光眼,就更不受这个限制了。患者可能多数不太知道自己到底属于哪种类型的青光眼,所以建议青光眼患者要弄明白自己患的是哪类青光眼。

4

夏季空调与青光眼

夏季高温,大家都愿意待在温度适宜的空调环境中生活、工作。这里提醒青光眼患者要注意的是应避免环境温度变化太大。我们平时都有这样的感受:夏天在户外高温活动中大汗淋淋,一进入空调很强的室内会感到凉爽,同时还会皮肤起鸡皮疙瘩,这是身体的保护性反应。但这样的环境温度突变对青光眼患者是不利的,尤其是具有血管痉挛、血液循环有障碍的人,如冬天常常有手脚冰凉的现象。临床研究观察到青光眼的视神经损害除了眼压升高的影响以外,还与视网膜视神经的血液循环障碍有关,尤其在正常眼压性青光眼或是基础眼压不是很高的患者中。

这些患者的血管自主调节不好,常常有微循环障碍,会影响到视网膜视神经的代谢,同时也降低了视网膜视神经对眼压的抵抗力。因为从高温环境进入空调的相对低温环境,就象天气突变一样,“冷”刺激会影响植物神经系统,引起毛细血管收缩,可能加重视神经的损害。因此,青光眼患者要注意避免这样的不良刺激。进入空调环境最好有一缓冲过程,或者带一件外衣备用,达到逐渐适应的作用。此外,室内空调温度相对调高一些,还有利于节能、环保。

小结

复旦大医院

孙兴怀教授提醒您

只要青光眼患者注意到以上的这些,再加上规范的随访、治疗,相信你的青光眼病症会得到良好控制的。

作者简介:

复旦大医院孙兴怀教授

阅读推荐:

华山论道









































哪家治白癜风的医院较好
北京治白癜风要花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otangsheying.com/dybjxqgyzz/215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