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作为全球第二大致盲性眼病
如此高发性的患病率?
它的存在地位,定有它的道理
↓↓↓↓
许多患者就是被这些误区耽误了治疗
导致青光眼疾病进一步恶化
一、青光眼四大误区
误区1:出现症状再去看医生
青光眼被称为视力的“隐形杀手”,除了它的危害性可致盲之外,还在于青光眼早期的症状不是很明显,自我感觉只有轻微不适,不怎么在意,这也加重青光眼疾病的进一步发展。
即使身体机能健康的人,医生还是建议年龄在35岁的人每天至少做一样全面的青光眼检查。
误区2:青光眼只是老年病
尽管多数青光眼患者都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但其实任何年龄的人都有可能发生青光眼,只是年龄越大青光眼的发病率越高而已。
如果发现眼胀,眼痛,视力的急性下降,不明原因的偏头痛,并伴随恶呕吐以及虹视(即在灯光外看到一个彩虹样的光环)等类似症状,就要怀疑是否患上了青光眼。
误区3:青光眼治疗后还会致盲
NO!青光眼患者只要积极治疗,患者终生就能保有良好视觉功能。青光眼治疗以降眼压为主,稳住眼压,大部分患者的病情就会得到控制,视野和视神经的损害也会停止。
因此患有青光眼医院进行检查和控制,积极治疗。
误区4:青光眼属单眼疾患
除了某些由其他的眼病继发的青光眼以外,几乎所有的青光眼均属于双眼性病变,双眼多先后发病亦可同时发病。一旦患上青光眼,无论另一眼是否有症状,都必须按双眼病变对待,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阻止病情的进展。
有些患者盲目认为虽然一只眼患青光眼失明了,但还有另一只眼睛可以正常使用,决定放弃治疗,但这样却延误了治疗时机,错过最佳治疗机会,造成双眼失明的严重后果。
了解了青光眼认识的四大误区,相信你对于青光眼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也改变了原来的一些消极观念。下面介绍一下青光眼的五类易患人群,及时发现和纠正身边的朋友的不良习惯吧!
二、哪些人易患青光眼?
1.患有糖尿病的患者
糖尿病患者的血压是很不好控制的,很多患者会出现视网膜病变的并发症,长此以往,就可能形成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症状。
2.家族中有遗传性青光眼的人
青光眼确实具有一定的家族遗传性,但是类型众多,遗传性青光眼主要是指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以及先天性青光眼,常常在一个家族中有多人发病,并且可以遗传给后代。
3.有高血压症状的患者
据调查表明,高血压患者会经常出现眼球血液失调,这样就会加速神经衰老,这样的人群比正常人就更容易患上青光眼。
4.情绪导致的精神因素
生活中很多人容易爆怒和急躁,很好强不想受一点委屈,还有就是因为工作压力大、生活无规律、容易发脾气、日常情绪波动较大的人。因为,精神因素也是引发青光眼的一大原因。
—青岛新视界眼科专家档案—
戴超
副主任医师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青光眼学组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青光眼学组委员
★留英博士后、副教授
擅长:青光眼、白内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神经等眼病的诊治,特别是各种复合小梁切除术、非穿透小梁切除术、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青光眼术后并发症的处理。
金星烂
副主任医师
★全国青光眼复明技术专家组成员
★青岛医学会眼科学分会会员
★多次荣获卫生局新技术应用奖
擅长:各种青光眼手术、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等内眼显微手术,以及翼状胬肉、上睑下垂、睑内翻矫正术、双重睑术、鼻腔泪囊吻合术等外眼手术。
青光眼是一种危害性大、具有高度“隐蔽性”的不可逆性致盲眼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视觉健康。
早发现,早治疗,不耽误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