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常会有人体检后来眼科门诊,说:“体检大夫说我眼底什么大,让我来检查有没有青光眼”这是怎么回事呢?
是的,眼底“杯盘比”大,需要做检查以排查青光眼的可能。
先了解一下青光眼吧!
有一种类型的青光眼是“开角型”的,患者早期没有不舒服的症状,这很可怕——因为没有不舒服你就不会自己来就诊;或者由于眼压一开始升高的不多,一点一点缓慢进展,你可能只是有一点眼胀,偶尔有一点头疼,你会以为是看东西疲劳了,没有就医,这样慢慢就耐受了,造成病情延误。
等到视野缩小到影响生活了才发现青光眼(有一些青光眼患者就是因为总看不到旁边的东西,经常发生磕磕碰碰甚至摔倒才来就诊的),那时已经晚了,青光眼的损害是不可逆的,即使治疗,丧失的视野也没有办法补救了。
这类青光眼的典型体征之一就是视盘的“杯盘比”进行性扩大。
什么是“杯盘比”?
图一
图二
体检时,大夫借助于眼底镜能够直接观察到视神经的“视盘(DISC)”,即图中橘红色椭圆的部分;中央淡黄色发白一点的区域称为“视杯(CUP)”,视杯是视盘中央凹陷的部分。
“杯盘比(C/D)”就是指视杯占视盘的比例。相信你也能看出来图2的C/D明显大于图1的。
正常情况下C/D一般会在0.3以内,但是也有一部分人先天的C/D就大,属于生理性的;青光眼患者通常有眼压增高,当眼压持续高于正常时,视杯就会因压力慢慢扩大,同时带来对应视野的损害。
视野也称周边视力,是指一只眼睛注视前方固视不动时所能看见的空间范围。
视野与视力一样对人的生活活动有重大影响,世界卫生组织规定视野小于10°者,即使中央视力正常也属于盲。
小范围的视野损害缺失是自我感觉不到的,双眼视野有交叉互补使得单眼视野的缺损更不易被发觉。
这就是为什么一旦发现C/D大的情况,就一定要做青光眼的排查,鉴别你的C/D是先天就大的,还是青光眼造成的进行性扩大。
青光眼造成的视杯凹陷扩大及对应的视野缺损。
青光眼患者的大视杯,视盘颜色变淡,视神经萎缩。
青光眼视野的进展:旁中心暗点、弓形暗点、环形暗点、管状视野及颞侧视岛。
鉴别是否是青光眼不是只看杯盘比大小就可以一下分辨清楚的,需要做一系列的检查,比如眼压、角膜厚度、前房角镜、视盘和视神经纤维层的分析、视野的检查等等。
有的可以一次确诊;有的需要进行动态分析。所谓动态分析就是需要你每年一至二次的复查,以上结果做三至五年的随访,观察其有没有病理改变。这一点很重要,检查结果一定保存好,每次复查作对比。
当体检大夫让你到眼科排查青光眼,请一定不要不在意,尤其是父母有青光眼病史的。
请不要让你的视野被青光眼“偷走”。
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唐少华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