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青光眼日小心这个隐藏的视力杀手

人们互相开玩笑,经常用“青光眼”来形容眼神不好。

实际上,青光眼确实是一种可表现为视力下降的疾病,但他的危害却不仅仅是视力下降这么简单,其严重程度也是大多数人不曾了解和意识到的。

那么,到底什么是青光眼,其危害有多大,又该如何发现,如何预防?

本期专家

首都医科医院眼科主治医师牟大鹏;

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刘文慧。

青光眼会致盲

视力不可扭转

青光眼是导致人类失明的三大致盲眼病之一,总人群发病率为1%,45岁以后为2%。青光眼一般是由眼内压间断或持续升高而导致视神经损伤的一种眼病。

通常情况下青光眼会引起视力下降,看东西的范围不断变小等。根据眼压升高时房角的状态,通常情况下青光眼可以分为闭角型青光眼和开角型青光眼,闭角型青光眼又分为急性和慢性两个类型。

你属于青光眼

高危人群吗?

青光眼危害巨大,所以早期发现和诊断尤为重要。

老年人、糖尿病患者、高血压患者,有青光眼家族史、眼外伤、远视眼、高度近视眼等情况者,长期口服或注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用含激素眼药水的人群,均容易引发或发展成青光眼,属于高危人群。

如果眼睛出医院检查,根据情况定期复查。

六成患者无症状

患者难发现

青光眼的发病具有隐匿性,除了少数急性发作时会出现眼红、胀痛、视力下降等症状外,绝大多数青光眼可能没有明显症状。由于青光眼危害巨大,所以早期发现和诊断尤为重要。

没有症状的多为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和开角型青光眼。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症状不是太明显。牟大鹏介绍,这类患者往往没有疼痛,但会有视力的缓慢下降、雾视、偶尔会出现看灯光如看彩虹一样的虹视症状;经常感觉眼睛疲劳不适、酸胀,休息之后有所缓解,还可出现远视眼或老花眼突然加深,以及眼红、胀痛等症状。

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多数年龄在60岁以上,有10%~20%存在遗传因素。这类患者前房角始终是开放的。

刘文慧强调,开角型青光眼一般没有大发作的表现,偶有眼睛酸胀,其危害反而更大。很多患者因为没有明显症状,发现时往往已到了晚期,视功能已严重受损缺失,形成管状视野,此时已不可逆。

早发现并不难

几十元就搞定

青光眼的早发现、早预防并不难,只要做测视力、眼压和眼底等3项常规检查即可。总共几十元至百元不等,就可以做到及早发现青光眼。

眼压偏高可能是青光眼早期症状,所以眼压高要做青光眼筛查。就医时,青光眼的检查方法主要有眼压检查、视野检查、眼底检查和房角镜检查等专业手段,可用来帮助诊断、判断分型。

发现这些发病征象

应迅速就诊

日常生活中出现眼胀痛

触摸感觉像石头一样硬

看灯光有彩虹

看实物像隔了一层磨砂玻璃

或者视野缩小

如遛狗往前看的时候,

看不到脚下的狗

或者看不到我们面前的椅子

如果出现以上症状,应该马上就医。

刘文慧特别提醒,有些人因为有头痛、恶心、呕吐的症状,会去神经科或消化科就诊,实际上这种情况最好先查眼压,排除青光眼,否则单纯进行止吐等治疗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

预防青光眼

你我要注意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过度波动。

饮食起居要有规律,劳逸结合,保证睡眠质量,适度体育锻炼但不要剧烈运动。

注意用眼卫生,用眼时光线必须充足柔和,并且不要在强光下阅读和在暗室内玩手机、看电视,不要过度用眼。

一旦疑似或者确诊青光眼,首先要做到勿轻信传言,不要乱用药、乱治疗,医院就医,积极配合医生,遵医嘱用药。

青光眼误区要避开

没症状就没什么大不了:很多人认为没什么症状,医院治疗。其实,青光眼患者如延误治疗,会导致失明。

用药后症状缓解就不治了:实际上,很多时候眼压并未控制好,等到拖一两年后,眼压持续升高可能导致视神经萎缩,引起失明。青光眼需要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而且需终身治疗。

总之,青光眼是一辈子的疾病,也注定了要跟医生打一辈子交道,任何不规范不及时的治疗都是对视力的二次伤害!所以要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文:综合自中国医药报、人民日报

编辑:李雅楠责编:朱文芳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白癜风好
北京中医院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otangsheying.com/dybjxqgyyy/214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