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校友:
为促进高校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加快医疗健康领域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值温州医科大学60周年校庆之际,我校联合浙江科技大市场定于年11月14日(周三)14:00—16:30在温州医科大学茶山校区求新楼一楼报告厅举办“浙江科技成果拍卖会温州医科大学专场”活动,诚挚邀请您届时拨冗莅临指导!
会议指南
路演推介技术项目
一、项目名称:
人和大动物胰岛分离试剂、耗材项目
转化方式:
股权融资,出让10%的股份,融资万。
项目背景:
胰岛移植是目前唯一微创并能实现血糖精确控制的治疗方法,已在美国等多个国家纳入医保,但在我国才刚起步。我团队经过十多年技术积累,已完成全套人和大动物胰岛分离试剂、耗材开发,医院应用。
技术特点:
细胞移植是移植外科发展的方向。采用本项目的产品和技术,医院和研究机构分离人或大动物的胰岛细胞团,再进行相关研究或移植应用。本生物医疗项目技术门槛高,团队由该领域国内外专家组成,仿制较难。
产业化前景预测:
目前我国的临床胰岛移植工作才刚起步,国内还缺乏一套完整的人和大动物胰岛分离的试剂和耗材。我国糖尿病患者众多,我团队开发了国内唯一一套完整的该领域产品,医院和科研机构需求,应用前景广阔。
附图:
二、项目名称:
神经精神患者的精准益生菌食品
转化方式:
转让;作价投资
项目背景:
服用益生菌,优选一些益生菌(乳杆菌,双歧杆菌,酪酸梭菌等)送入肠道中执行肠道菌群改造任务,但并不是一种益生菌对所有人都有效果的,主要的一个原因可能就是自身肠道菌群缺失的不是这种菌,所以补充益生菌不能千篇一律,而也是要精准服用,根据自身肠道菌群情况进行服用适合自己的益生菌产品。
技术特点:
本技术发明解密神经精神患者的肠道微生态环境,找到症状的“微观”原因,为神经精神患者提供有针对性的肠道菌群调理方案,给予个性化益生菌产品调理,有助于症状的缓解与疾病的防治。益生菌营养食品为专利产品(专利号:ZL..7),可以精准改善抑郁症、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神经精神类疾病。
产业化前景预测:
肠道菌群检测-了解肠道菌群情况-选择合适的干预方式-干预肠道菌群-结合临床症状复检肠道肠道菌群-调整干预方式-康复。
附图:
三、项目名称
可用于宫颈癌体内特异性成像和靶向治疗的小分子肽新药Z
转化方式:
转让
项目背景:
HPV高危型别感染可诱发宫颈癌和头颈部肿瘤。虽然宫颈癌预防性疫苗已经商业化,但对宫颈癌及其HPV感染没有治疗作用。Z为一种小分子多肽,作为一种药物和一种分子靶向试剂引导在HPV感染及其相关肿瘤(如宫颈癌)的诊断(尤其转移病灶和术后复发等)和分子靶向治疗方面极具应用前景,目前已经申报国家发明专利(申请号:.4),为浙江省科技厅登记成果(编号:)。
技术特点:
本项目以HPV16E7为靶蛋白,从噬菌体随机组合文库中筛选获得了E7结合亲和体(affibody)分子多肽,进一步将E7特异性affibody分子及其亲和体-PE毒素分子通过原核表达、纯化并进行了功能检测,并对其分子靶向宫颈癌和头颈部肿瘤的诊断和治疗作用特性进行了研究和评价。
产业化前景预测:
宫颈癌在妇女所有恶性肿瘤中位居第2位,呈逐年上升且年轻化的趋势,头颈部恶性肿瘤年新发病例数为6.1万例。特异性分子成像诊断和精准的靶向治疗是宫颈癌和头颈部肿瘤的重要诊断措施和免疫治疗方法,但尚未有商业化产品。因此,本产品的转化可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极广的应用前景和极高的商业价值。
附图:
四、项目名称:
一种宫腔粘连分离术后用镇痛给药器
转化方式:
转让、作价投资等
项目背景:
宫腔粘连是由于子宫内膜损伤导致的宫腔部分或全部闭塞的一组疾病。随着宫腔镜技术的开展和广泛应用,近年来宫腔镜下留置球囊支架成为应用比较多的预防术后宫腔再粘连的治疗手段。但是手术过程中因加压膨宫、扩宫、刮宫、钳夹等操作以及扩张球囊的压迫子宫壁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术后疼痛;且该类手术患者为门诊患者,术后早期出院,传统的阿片类和非阿片类镇痛药物在没有专业监护和评估的情况使用存在安全风险和镇痛针对性差的问题。但由于现有的医疗设备中没有专用于宫腔粘连分离术后用镇痛给药的设备,无法对宫颈和宫旁阴部神经的持续表面麻醉作用降低该类患者的术后疼痛,提高镇痛满意和患者对宫腔内球囊支架的耐受程度。
技术特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宫腔粘连分离术后用镇痛给药器,术后镇痛用推注给药器,给药器的浸药部含有丁卡因凝胶,术后将浸药部留在阴道内,药物可以持续麻醉子宫颈和阴部的神经,起到术后镇痛的效果。第二天通过牵拉拉绳取出浸药部,不需要借助手术器械,在外套管的内壁上设置向内凸起的给药槽,给药槽向内的通孔上设置雾化喷头,使用时通过外套管的外壁上的进药口的单向阀插入针管给药顺便加压,使药剂通过雾化喷头雾化药物均匀噴覆在浸药部表面,药物吸附在浸药部表面后,到达人体体内,缓慢长效的释放,达到术后镇痛的效果。
产业化前景预测:
随着宫腔镜下粘连分离球囊扩张手术的广泛开展,盐酸丁卡因胶浆宫颈口表面麻醉对于术后中、重度疼痛的缓解效果明显;该镇痛方法能在其他宫腔镜术式的术后适用。因此,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附图:
五、项目名称:
眼科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CT)
转化方式:
融资
项目背景: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简称OCT,是一种眼科常用的影像检查设备,目前OCT主要用于眼部的检查,所以又被称为“眼内CT”。和市场上现有的OCT产品相比,我们的产品不但成像质量处于国际先进水准,以及我们的差异化优势在于实现了:眼前节深度成像技术、全眼成像技术。
技术特点:
眼科OCT可捕获眼前节(包括角膜、虹膜、晶状体)和眼后节(视网膜、脉络膜)组织结构的三维断层图像,对于80%眼科器质性及功能性眼病的临床检查、诊断以及病程监控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产业化前景预测:
公司初期以向实验团队出售动物OCT设备为主要业务,在此阶段,我们将完成科研OCT向商用OCT的转型,同时我们将密切与顾客的联系,增加公司与产品的知名度,初步树立自己的品牌,为之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公司销售财务预测:
年实现销售动物OCT10台,营业收入实现12万元;年销售动物OCT20台,商用OCT30台,兼顾眼科医疗服务,营业收入实现30万元;年销售动物OCT30台,商用OCT35台,兼顾眼科医疗服务,营业收入实现36万元;年40台,商用OCT40台,兼顾眼科医疗服务,营业收入实现46.5万元。
附图:
六、项目名称:
手持式裂隙灯显微镜
转化方式:
融资产业化或一次性转让。
项目背景:
裂隙灯显微镜是眼科最常用的检查设备,裂隙灯显微镜分为台式裂隙灯显微镜和手持式裂隙灯显微镜,手持式裂隙灯显微镜便于随身携带,同时方便对卧姿患者进行检查。
适应症包括:
1、角膜疾病,如角膜损伤、角膜变性等。
2、巩膜疾病,如巩膜炎、巩膜葡萄肿等。
3、葡萄膜疾病,如虹膜睫状体炎等。
4、青光眼,如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恶性青光眼等。
5、晶状体疾病,如白内障、晶状体脱位、球形晶状体等。
6、某些眼外伤,如眼前节异物等。
技术特点:
本手持式裂隙灯系列产品采用国际先进技术,结合中国人眼前节的生理和临床特征,完全自主设计开发成功,填补了国内空白,功能与性能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成本远低于国际同类产品。产品涵盖了LED光源、钨丝灯光源、白色光斑、蓝色荧光光斑、光斑大小及方向可调、兼容主流微单相机的数码影像模块等多种裂隙灯主流功能。本系列共包含四款(S、S、S、S)手持式裂隙灯,是完整的单目手持式裂隙灯产品线。
光学技术指标
最小裂隙宽度:≤0.3mm
裂隙长度:6~11mm
两边平行度:≤0.5°
裂隙照度≥8Klx
视场中心分辨率:≥33.4lp/mm
照明光色温:2-K
照明光显色指数:≥80
产业化前景预测:
目前国内市场同类产品较少,且功能与性能并未完善。国外同类产品较成熟,但价格较高,不利于普及。本手持式裂隙灯的成功开发和上市能很好的应对上述局面,带来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项目规划总投资万元。按三年计,其中,企业创办及体系建设50万元。申报CFDA证书50万元。管理费用万元。销售费用80万元。前两年申报CFDA,第三年开始销售。
附图:
拍卖科技成果
一、项目名称:
一种DNA微卫星不稳定的检测技术
出让方:
温州医科大学
起拍价:
0.5万
转化方式:
转让
项目背景:
微卫星不稳定(microsatelliteinstability,MSI)与肿瘤发生密切相关,也是多种癌症类型的独立预后因素。在结直肠癌中,MSI检测对林奇综合征的筛查,判断预后及治疗效果,以及临床治疗方案和药物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临床上微卫星检测主要通过免疫组化方法对错配修复蛋白进行检查或PCR方法扩增法对特定位点的核苷酸重复序列进行分析。免疫组化方法特异性和重复性较差,操作过程繁琐,而PCR检测试剂盒则存在价格昂贵,引物标记荧光基团少见等缺点。
技术特点:
本课题组根据文献及多个检测试剂盒的比较,对初步筛选到的MSI检测位点进行优化和测试。在较小规模临床病人样品的测试中,该方法具有低成本,灵敏度和特异性较高的优化前景,具有快速、简便、易操作的特点。
产业化前景预测:
本技术需要通过大量临床样品的检测来进一步判断其灵敏度和特异性,从而评估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如果临床检测准确性较高,则可能用于MSI的筛查。
附图:
二、项目名称:
一种用于CAR-T细胞质量控制的技术
出让方:
温州医科大学
起拍价:
3.0万
转化方式:
转让
项目背景:
经典测定效应细胞对靶细胞杀伤效率的方法包括酶释放法、同位素法和化学发光法。酶释放法稳定性较差、灵敏度低;同位素法存在安全隐患;化学发光法含裂解细胞等繁琐步骤。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简便、快速评估CAR-T细胞杀伤效率的方法。
技术特点:
CAR-T细胞与荧光素酶基因稳定转染的肿瘤靶细胞共孵育4-8小时后,离心沉淀获得存活的肿瘤靶细胞,通过直接检测其荧光素酶活力,可准确计算出CAR-T细胞的杀伤效率。本方法不同于现有的荧光素酶-ATP法,后者需要绘制细胞数与荧光素酶活力值的标准曲线,再分别收集培养体系上清和细胞沉淀物裂解液,通过含有ATP的荧光素酶检测试剂盒测定相应的荧光素酶活力值、进而推算出细胞数目,从而获得杀伤比例。
产业化前景预测:
有取代现行检测CAR-T细胞体外杀伤效率方法的潜力。该检测技术已在CAR-T细胞治疗复发/难治性非何杰金式淋巴瘤的临床试验研究中应用。
附图:
三、项目名称:
一种富含黑稞麦及奇亚籽的膳食纤维食品及其制造技术
出让方:
温州医科大学
起拍价:
10万
转化方式:
转让
项目背景:
转让技术涉及一种含有黑稞麦及奇亚籽的高膳食纤维产品配方和制造工艺,该技术产品具有低脂,高膳食纤维的特点,对于健身,糖尿病及肥胖等特殊人群具有塑形和改善肠道菌群等特殊功能。
技术特点:
本技术从肠道菌群调控的角度阐释了高膳食纤维类产品对糖尿病和肥胖等特殊人群的改善作用,有利于推动从饮食控制角度帮助特殊人群进行健康管理。
产业化前景预测:
膳食纤维在肠道健康、血糖调节和2型糖尿病预防、饱腹感和体重调节、预防脂代谢紊乱、预防某些癌症等方面有一定的健康功效。本技术的转让有利于转让企业高技术含量产品上市。
附图:
四、项目名称:
糖化血清白蛋白(GA)酶法检测试剂
出让方:
温州医科大学
起拍价:
20万元
转化方式:
转让
项目背景:
糖化血清白蛋白(GA)反映患者过去2~3周内平均血糖的水平,并不受临时血糖浓度波动的影响,但其检测试剂大量依赖进口。项目组在省科技计划资助下,通过关键技术的突破创新,开发了GA酶法测定试剂。
技术特点:
一种测定GA的酶法液体即用型试剂,由试剂1、试剂2及配套的校准品、质控品组成,具有检测速度快,储存稳定性好,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共获得4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产业化前景预测:
项目成果经应用单位中试放大、对照检测,达到临床应用要求。该成果的推广应用可实现GA的大规模自动化检测;具有较低的直接成本;制备试剂所需的酶原材料的提供和扩大,有助于推动我国生物工程和酶工程产业的发展。
附图:
五、项目名称:
重组人角质细胞生长因子-2滴眼液(30%权益)出让方:
温州医科大学
起拍价:
万
转化方式:
转让
项目背景:
角膜损伤是眼科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角膜损伤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治疗,严重影响视功能。重组人角质细胞生长因子-2(KGF-2)滴眼液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角膜损伤的治疗,具有加速愈合,降低角膜瘢痕的作用。属于治疗类生物制品一类新药。
技术特点:
本项目通过基因重组技术克隆KGF-2高表达原核细胞工程菌株,建立高密度发酵工艺,获得高稳定性滴眼液配方,完成临床前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
产业化前景预测:
KGF-2滴眼液对各种原因引起的角膜上皮缺损和点状角膜病变,复发性浅层点状角膜病变、轻中度干眼症、角膜擦伤、轻中度化学烧伤、角膜手术引起的角膜损伤等有修复治疗作用。因此,该药的开发,可以带动国内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提高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附图:
六、项目名称:
重组人角质细胞生长因子-2滴眼液(70%权益)出让方:
温州医科大学
起拍价:
0万
转化方式:
转让
项目背景:
角膜损伤是眼科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角膜损伤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治疗,严重影响视功能。重组人角质细胞生长因子-2(KGF-2)滴眼液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角膜损伤的治疗,具有加速愈合,降低角膜瘢痕的作用。属于治疗类生物制品一类新药。
技术特点:
本项目通过基因重组技术克隆KGF-2高表达原核细胞工程菌株,建立高密度发酵工艺,获得高稳定性滴眼液配方,完成临床前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
产业化前景预测:
KGF-2滴眼液对各种原因引起的角膜上皮缺损和点状角膜病变,复发性浅层点状角膜病变、轻中度干眼症、角膜擦伤、轻中度化学烧伤、角膜手术引起的角膜损伤等有修复治疗作用。因此,该药的开发,可以带动国内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提高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附图:
温州医科大学
来源
校庆办
转载请注明出处
欢迎提供原创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素材及线索
投稿邮箱
wmunews
wmu.edu.cn官方微博
温州医科大学
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