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丙肝药物专利布局分析新编

导读

本期专利分析我们以抗丙肝药物专利申请人(企业)为主线,对全球抗丙肝专利做一次梳理。重点以跨国大型药企、以及中国特色中小型企业为例,分别讲解不同类型企业的抗丙肝专利布局。

目录

一、全球抗丙肝药物专利申请分布

二、大型跨国药企抗丙肝药物专利布局(以Merck为例)

1、Merck抗丙肝药物专利布局

2、Merck对NS5B抑制剂类药物的专利战略

三、中国抗丙肝药物专利布局

1、中国抗丙肝药物专利申请趋势及申请人分布

2、中国特色的企业抗丙肝专利布局(一):产学研一体化道路,专利联合申请

3、中国特色的企业抗丙肝专利布局(二):技术引进,专利转让、独占许可之路

一、全球抗丙肝药物专利申请分布

专利申请人反映的是专利技术的所有者、开发者,医药领域来说通常是开发药物的企业或机构。我们以专利申请量统计全球那些致力于抗丙肝药物开发的企业,申请量排在前15名的公司统计如下图。

注:本文所述Merck为美国Merck公司(又称MSD,MerckCo)

如图1,抗丙肝相关专利申请量最高的为Merck,其次为BMS、Gilead,排名前三的企业均已有至少2个抗丙肝药物上市,另Merck的复方Zepatier?(Elbasvir/GrazoprevirPotassium)于年1月刚刚获得美国FDA批准。

另一方面专利申请量也可反映技术的密集程度。如图1,专利申请量排名(前15中)相对靠后的公司均为抗丙肝药物技术密集的中小型公司,说明该公司重点研发方向即为抗丙肝(抗病毒)领域。另如Pharmasset公司专利申请量未排进前15,却是重磅药物索非布韦的原研公司(化合物专利的申请人),后被Gilead收购,研发实力不能小觑。

二、大型跨国药企抗丙肝药物专利布局

事实上,对大公司而言,开发某一适应症的药物,除自主研发外,收购相应的技术密集型小公司或与有技术优势公司合作开发是常用手段。而专利信息则是获得这些公司情报的有效途径。下面以Merck为例,了解其抗丙肝药物专利的战略布局。

1、Merck抗丙肝药物专利布局

Merck作为抗丙肝专利数量最高的公司,并非是一口吃成个胖子。约40%的专利是Merck自己申请的,约50%的专利是由Merck收购其他公司得来,还有6%是与其他研发型公司联合申请。Merck对于抗丙肝药物专利的布局及运营,实际上也就是Merck对抗丙肝药物的开发历程。药渡强大的小伙伴们教您一图读懂Merck复杂的专利布局!

图2Merck抗丙肝药物专利布局

2、Merck对NS5B抑制剂类药物的专利战略

如图2,年Merck收购先灵葆雅(Schering)将利巴韦林和Boceprevir(NS3/4A抑制剂)收入囊中。而对于NS5B抑制剂的开发,则是年开始(联合申请专利的申请日)Merck分别与IONIS和ANGELETTI合作开发,但结果并不理想,相应的药物MK-不幸于临床一期终止。此时Merck面临的选择一个是自己继续开发,但显然其技术已遇到了瓶颈。另一个便是寻求外援,即其他开发NS5B抑制剂的技术优势企业,甚至是竞争对手或技术追随者。

如果某项专利被某一技术领域的改进专利大量引用,就表明该项专利在该领域具有较强的先进性和明显的创新性,专利被引次数是体现专利价值的重要标准,因此我们将NS5B抑制剂相关国际专利按被引次数排序,试图得到国际上具有开发NS5B聚合酶抑制剂优势技术的公司。按单件专利最高被引次数排名前10的申请人如下:

注:①年,NovirioPharmaceuticals,Ltd.更名为IdenixPharmaceuticals,Inc.;

②ANGELETTI,全称ISTITUTODIRICERCHEDIBIOLOGIAMOLECOLAREP.ANGELETTIS.P.A.,后成为Merck意大利研发实验室;

③本文所述Merck为美国Merck公司(又称MSD,MerckCo)。

如图3,被引次数最高的专利为Merck和ISISPHARMACEUTICALS(现更名为IONISPHARMACEUTICALS)联合申请,专利号WOA2。其次的是Novirio(后更名为Idenix),第三的是Pharmasset(年被Gilead收购)。

之后,我们对最高被引专利WOA2做引证对象检索,以申请人进行归类得图4,以此可得到同样研究开发核苷类NS5B抑制剂的竞争对手,更确切的说,有一部分为技术追随者。

图4专利WOA2被引证对象/次数分析

由图4可清晰的看到引用专利WOA2次数最多的公司为IDENIX。IDENIX是主要专注于开发新一代口服抗病毒药物的中小型公司,该公司有3个HCV药物处于临床开发阶段,其中有2个NS5B靶点药物(IDX和IDX)。再结合图3(标绿色部分),可见IDENIX可谓是营养价值高又容易吃掉的企业,最终Merck于年将其收购。

三、中国抗丙肝药物专利布局

全球、中国抗丙肝药物相关专利逐年申请量趋势如图5,年开始中国专利申请量快速增长,与国际上比晚了近十年时间(全球申请量年之后快速增长),我国对于抗丙肝新药物开发比国际上晚了一大截。

1、中国抗丙肝药物专利申请人分布

年全球首个DAA抗丙肝药物上市,可以说是抗丙肝领域的突破性进展,年的索非布韦又创造了销售神话,中国企业这时看到利益的苗头,或自主研发或仿制,同时必不可少的,要进行专利的申请。而中国的抗丙肝专利申请人状况与国际上不同(图1),并非是以企业为主。而是大学/科研院所申请的专利量与企业平分秋色(见图6)。

从专利申请总量看,大学/研究院稍多于企业,说明目前我国抗丙肝药物领域的新技术多集中在主要从事基础研究的大学和研究院,这也从另一侧面说明我国抗丙肝新药研发大部分还是处于临床前阶段。临床阶段的抗丙肝新药见表1。而企业擅长的是应用研究,如新药的临床研究及产业化,如果企业与大学/研究院合作开发,取长补短,那么我国抗丙肝新药研发或能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表1中国抗丙肝新药速览

2、中国特色的企业抗丙肝专利布局(一):

产学研一体化道路,专利联合申请

常州寅盛是以仿制药、原料药生产为主的中国典型药企,其与四川大学(大学类申请人排名第2,见图6)进行产学研一体化建设,成功转型创新一类药企。其丙肝相关专利共3件,见表2,均为与四川大学联合申请。涉及抗丙肝药物包括NS5A抑制剂(福比他韦,临床一期)化合物、制备方法专利;临床前在研的NS4B抑制剂。

表2常州寅盛抗丙肝专利统计

3、中国特色的企业抗丙肝专利布局(二):

技术引进,专利转让、独占许可之路

新药开发有风险,化合物筛选需谨慎。而歌礼的抗丙肝药物,则通过引进国外优势产品和技术来扩充产品线,歌礼抗丙肝药物专利全部为许可/转让而来,作为一个新的科技型创业公司,歌礼为中国药企指出了一条不一样的道路。截至目前,歌礼共拥有2个已进入临床阶段的丙肝药物:一个是年从罗氏引进的HCVNS3/4A抑制剂ASC08-Danoprevir,于年完成了相关专利的独占许可,以及化合物专利、制备方法专利的转让(表3);另一个是年底从美国Presidio公司引进的HCVNS5A抑制剂ASC16-Ravidasvir,其相关专利的许可/转让信息还未公开。

表3歌礼抗丙肝专利统计

就在年4月18日,鉴于我国抗丙肝药物的临床需求以及DAA类药物的匮乏,CFDA发布了拟纳入优先审评程序的抗丙肝药物花名册(见表4),其中进口药7个,我国本土制药企业申报的1.1类化药3个,分别为歌礼、太景医药和北京凯因。

如果说新药研发到上市是一场长跑马拉松,这三家企业显然获得了CFDA投下的加速丸,跟其他中国企业比赢在了起跑线上。若想超越进口药外企,还需且行且努力。

表4拟纳入优先审评程序的抗丙肝药物

更多精彩内容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otangsheying.com/dybjxqgyyy/568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