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是指眼内压间断或持续升高的一种眼病,持续的高眼压可以给眼球各部分组织和视功能带来损害,如不及时治疗,视野可以全部丧失而至失明。青光眼是导致人类失明的三大致盲眼病之一,总人群发病率为1%,45岁以后为2%。
青光眼的类型
1原发性青光眼
这类青光眼的病因机制是经过长期的研究,逐步了解但尚未完全阐明,是典型的眼科心身疾病,在我国约占86.7%,常发生在成年以后人群当中。依据房角的宽窄,又分为闭角型青光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恶性青光眼)和开角型青光眼(慢性单纯性青光眼、正常眼压性青光眼、房水分泌过多性青光眼)两种。
2
继发性青光眼
由眼部其他疾病或全身疾病的明确病因所致的一类青光眼,可见于各年龄人群。依据原发病的情况分为:继发于炎症(如虹膜睫状体炎继发青光眼),继发于外伤(如房角后退性青光眼),继发于眼底病(如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和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所引起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继发于肿瘤(如眼内恶性黑色素瘤)或者继发于晶状体疾病(如晶体溶解性青光眼)等等。
3
先天性青光眼
指房角结构发育异常而引起的青光眼。分为婴幼儿型青光眼、青少年型青光眼、先天性青光眼伴有其他先天异常三类。
4
混合型青光眼
指的是一只眼睛同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的青光眼。
青光眼给患者带来的危害
1视神经萎缩
由于很高的眼内压迫使巩膜筛板向后膨隆,通过筛板的视神经纤维受到挤压和牵拉,阻断了视神经纤维的轴浆流,高眼压可能引起视盘缺血,加重了视神经纤维的损伤,最终导致了视神经萎缩。
由于视野缺损的产生具有隐匿性和渐进性,特别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因早期临床表现不明显或没有特异性不易发觉,一旦发现视力下降而就诊时,往往已是病程晚期,视野缺损严重,且不可恢复。因此青光眼强调早期发现,及时治疗。
2
失明
视神经就像“电缆”一样,能将眼睛看到的外界物像传送到大脑的视觉中枢,令我们感受外界的物像。大多数青光眼性视神经损伤,是因眼球内的房水循环受阻,眼内积存房水过多,引起眼压升高,超过了视神经所能耐受的压力限度,造成视神经缓慢的进行性损伤。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