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之
——职业大体验第二辑
上一辑中我们的同学来到农场、LED工厂的精彩体验深深吸引了更多同学对各个行业探索的兴趣。你看,六(6)、六(7)和六(9)班的同学们也纷纷行动起来,开展了丰富有趣又富有意义的职业体验活动。
我是爱眼小卫士——实验西校六(6)班眼科科普中心职业体验活动
9月19日上海实验学校西校六(6)班的同学们来到位于新虹桥国际医学园的美视美景眼科中心的科普实践基地,不仅深入了解了眼睛的奥秘,还跟随专业的验光师老师一起进行了验光师的职业体验。
同学们首先聆听了专业老师讲解《高度近视‘狠’要命》的课程,学习眼睛的结构和构造,了解近视和远视形成的原理。同学们了解到近视和远视均属眼睛球面屈光不正。要形成一个清晰的某物的影像(聚焦),我们的眼睛必须使从物体反射来的光线发生屈折,使光线直接落在视网膜上。近视者仅能看清近距离的物体,远距离的物体看起来很模糊,这是因为图像被聚焦到视网膜的前方了。纠正的方法是让近视者戴凹透镜,这样可使聚焦后的光线稍向后移,恰好落到视网膜上。
而验光师的工作职责就是检查验光者光线入射眼球后的聚集情况,它以正视眼状态为标准,测出受检眼与正视眼间的聚散差异程度,通过电子验光仪的检查,验光师可以初步测出眼球变形情况。
之后同学们分成两组,一组动手操作电脑验光仪,进行验光师的职业体验;另一组进行视力检查。刚学的理论马上就得到实践,同学们通过电子验光仪在验光老师的指导下,区别出近视和正常视力的不同参数。同学们还利用VR设备体验了高度近视的世界,以及高度近视容易引发的各种眼部并发症,例如青光眼、白内障、视网膜剥离、黄斑部病变等。
通过这次职业体验,同学们明白了要在明亮、柔和的光线下学习,室内光线不足要用台灯来补充光线的原因;懂得了注意保持良好的近距离用眼姿势,要尽量避免躺在床上或伏案歪头阅读等不良习惯的重要性。更知道了要增加户外运动,运动在促进眼部血液循环的同时,眼睛会有更多的远眺时间帮助放松眼部肌肉和神经。一些同学还说要改正睡觉时开灯的习惯,因为全黑的环境下才能让眼睛得到充分的休息。
随着同学们课业项目的增多,对于知识兴趣的增长,很多人都戴上了近视镜。“我是爱眼小卫士职业体验”活动不仅要同学们了解验光师的工作职责,更是换一个视角从被动接受预防近视的科普知识,到主动以验光师的职业身份来看待如何正确用眼,科学卫生用眼,要大家更加主动、科学地保护好我们这双明亮的“心灵窗户”。
地铁职业大寻访——实验西校六(7)班职业体验活动
上海地铁是世界范围内线路总长度最长的市营轨道交通系统,目前线路共16条,日均客运量超万人次。这样庞大而复杂的运输系统,要保障乘客安全的通行和愉快的乘车体验,一定离不开地铁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辛勤付出。
年10月4日,实验西校六(7)班的同学们在班主任段老师和家长们的带领下进行了地铁职业体验。同学们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了位于东兰路地铁站—12号线。大家排着整齐的队伍佩戴口罩,井然有序进入了地铁站。同学们分批分组进行各个环节的职业体验,每一个人都非常有秩序地听从地铁管理员的指挥。
“火眼金睛”的安检人员
安检是一个非常考验人毅力和细心的职业,虽然说一直坐着,但是眼睛要一刻不停的盯着监视屏,每天安检人员都要盯着成千上万的包裹,从中寻找违禁品,经过长时间的磨练,他们真的是练成了“火眼金睛”。
同学们都非常认真仔细的听着安检员叔叔的介绍,如何能够分辨违禁品,如何快速地找到违禁品,分享着他们许多年积累的丰富的经验,都向同学们一一地讲解着,我们的同学们深刻的体会到了安检人员的辛苦与付出。
地铁的讲解员
地铁讲解员叔叔认真地给同学们介绍12线全方位的情况:上海地铁12号线(ShanghaiMetroLine12)是中国上海市第十三条建成运营的地铁线路,于年12月30日开工建设,年12月29日开通运营东段(金海路站至天潼路站),[1]年05月10日开通运营曲阜路站,[2]年12月19日开通运营西段(曲阜路站至七莘路站),[3]标志色为深绿色。
上海地铁12号线,线路西起闵行区七莘路站,途经徐汇区、黄浦区、静安区、虹口区、杨浦区、浦东新区,终点止于浦东新区金海路站。[4]是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中串联上海西部与东北部的直径线,是纵贯中心城区“西南——东北”轴向的主干线,是上海轨道交通网络的“换乘之王”。截至年02月,上海地铁12号线全长40.4千米,采用全地下敷设方式;共设32座地下车站;列车采用6节编组A型列车。同学们非常认真地聆听着。
文明乘车安检员
几位同学体验了站台乘务员的工作,乘务员要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