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患者的福音医院眼科又

近日,在院领导、眼科科主任饶惠英及第一手术室同仁的支持和科室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医院眼科江玲主任团队成功开展青光眼手术的新技术---CLASS手术。医院开展的首台CLASS手术,这一新技术的开展,标志着我院眼科青光眼手术治疗迈入微创、高效、更加安全的新格局。

江玲主任正在施行CLASS手术

青光眼是世界第二大致盲性眼病。国际、国内从未停止对青光眼手术的新探索。目前,对于开角型青光眼,经典手术方式仍然是小梁切除手术。但是,该术式除了面临更大的并发症风险外,成功率也不尽如人意。近日,医院眼科引入一项青光眼新技术---CLASS手术,并首次为两位因惧怕传统手术并发症,一直未接受手术治疗的青光眼患者成功实施CLASS手术,手术中无疼痛,术后患者视力保持、眼压控制理想。

01

什么是CLASS手术?

CLASS手术的全称是CO2激光辅助深层巩膜切除术(CO2Laser-AssistedSclerectomySurgery)。该手术原理是利用二氧化碳激光能够被水吸收的特点,在不穿透眼球壁的基础上,利用CO2激光精准解剖并消融切除深层巩膜及Schlemm管外壁,降低房水引流阻力,创造新的房水流出途径,有效降低眼压。

02

CLASS手术的优势是什么?

与传统小梁切除术相比,CLASS手术能在激光消融的同时完成止血,有效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后浅前房及滤过泡瘢痕化等风险的发生率,可以持久的维持眼压。且手术未穿透眼球壁,从而避免了对眼球内部的损伤,术后并发症少,病人不适感较轻。除此之外,对于一些难治性青光眼患者,医生进行滤过手术成功的难度较大,如术中结膜的不完整、巩膜瓣闭合困难、术后瘢痕化、术后滤过泡护理不当、多次手术后眼表的破坏等都会显著降低手术的成功率。而利用CLASS手术,将房水引流到眼部的深层组织吸收(巩膜池、睫状体脉络膜上腔),将避免眼表引流的相关难题,并提高房水引流的长期稳定性(理论上,机体深层组织的瘢痕化趋势更弱)。这一点是CLASS手术的另一优势。

03

CLASS手术的适应症及技术难度是什么?

适应症:开角型青光眼、剥脱综合征、青少年型青光眼、激素性青光眼、葡萄膜炎性青光眼、外伤性青光眼等。

技术难度:CLASS手术要求制作一个标准的,均匀厚度并延伸至透明角膜内一定范围的,5×5mm大小的巩膜瓣,难度的提高考验了青光眼医生做巩膜瓣的基本功。目前国内多数青光眼医生都习惯于制作相对小的巩膜瓣(见于经典小梁切除手术)。CLASS手术医生需要对眼球解剖的了如指掌如对巩膜瓣厚度的精确把握、schlemm管位置的熟练定位,也需要具备进行上方指定部位、不同形态大小激光虹膜打孔的操作技能,这考验了青光眼医生虹膜激光术的基本功。目前国内很多青光眼医生习惯于在方便操作的虹膜区域进行相对小的激光打孔操作(见于预防性激光周边虹膜打孔,LPI)。CLASS手术医生还需要掌握激光房角打孔术(LGP)、虹膜粘连激光松解、虹膜嵌顿针拨还纳等相关技术。因此,如果成功掌握了CLASS手术,就意味着术者已经具备了制作不同难度巩膜瓣、进行复杂情况下激光操作、虹膜处理以及眼科房角镜、UBM检查随访等一系列技能储备。因此,从更深的层面,CLASS手术不仅仅是一个青光眼术式,它的推广同时载负着推动青光眼医生全面和深入掌握青光眼手术和操作的基本技能、基本理念以及标准化管理的重任。

目前,以美国为代表的北美地区主张以各种引流装置引流房水,降低眼压;欧洲地区的理念主要为减少对眼球的扰动,增加房水通透性。这分别代表了引导房水流出和增加房水通透的两种理念,同样的目的是希望手术更具有效性、微创性和安全性。CLASS手术符合上述青光眼治疗的理念,是青光眼微创手术的新技术。江玲主任一直希望中国医生能以自己的医学实践,走出新的医路,她认为CLASS手术作为一种新的理念、一项新的技术,必然能推动福建省青光眼手术标准化过程的顺利前行,为省内更多的青光眼患者带来福音。

专家介绍

江玲

医院眼科主任医师、教授。先后主持、参与多项国家级及省厅级科研课题。长期从事眼科疾病尤其是眼底病、青光眼的诊断、治疗,在福建省开展多项眼科新手术。担任中国民族医药眼科分会常务理事,福建省科技厅评审专家委员会员,福建省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福建医药杂志》审稿专家委员会委员,福建省及福州市劳动能力鉴定专家委员会委员,福建医学会眼科分会委员,福建省及福州市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委员。

张卉颖

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毕业于广州中山大学。主要从事青光眼,白内障及眼底病的诊治,现为福建省医学会眼科学分会青光眼学组委员。

医院眼科江玲主任手术团队

用心守护筑守光明

医院眼科

记得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otangsheying.com/dybjxqgyhl/575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