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医院是假的吗 http://m.39.net/pf/a_5131646.html近日,由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青光眼学组等牵头组织,腾讯公司撰写的《基于眼底照相的人工智能青光眼辅助筛查系统规范化设计及应用指南》即将正式对外发布,体素科技CEO丁晓伟和首席医学官王子龙作为专家组成员参与其中。指南通过对AI青光眼辅助筛查系统的数据采集、算法模型构建、硬件要求、数据集建立和标注、AI筛查方案、AI筛查报告要求、数据安全等提出相关规范和建议,有效规范了AI青光眼辅助筛查系统的设计及临床应用。同时,随着AI辅助青光眼筛查系统在基层的普及,因早期漏诊导致青光眼视功能损害及青光眼致盲的可能性将大幅降低。
青光眼致盲率高筛查率不足
青光眼是我国乃至全球第一位不可逆致盲性眼病。有数据显示,预计到年,我国青光眼患者人数将达到万。一旦青光眼病发展到视神经损害,视野受损,通过治疗只能延缓或阻止疾病的进展,已经出现的视野缺损无法恢复,致盲率高。但青光眼并非是无药可医,“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这一疾病防治黄金法在青光眼防治上也同样适用。早期确诊的患者通过合理治疗,绝大部分可以终生保有视功能。然而,即便从世界范围看,青光眼的检出率也不高。由于早期青光眼无症状,西方发达国家青光眼的检出率约为70%,我国的治疗率只有10%-20%,75%的青光眼病例在初诊时已经处于中晚期。目前中国的眼科医生数量有限,有数据指出约个中国人才能得到1个眼科医生的救治,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人工智能在眼底疾病的应用逐渐得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