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河间的李先生在3年前曾有过1年连续复发3次肝炎的记录,但近两年病情稳定,工作、生活如常。那为什么3年前复发那么频繁,而近两年又如此稳定呢?
话还得从3年前说起。李先生携带乙肝病毒多年,平时工作忙,没时间做体检。3年前第1次发病感觉恶心、呕吐明显,尿黄如浓茶色,没几天全身皮肤、巩膜黄染,医院就诊,肝病五科副主任王仲培接诊患者。经化验检查肝功能明显异常,乙肝病毒载量(HBV-DNA)很高,肝脏彩超呈肝实质弥漫性损伤。诊断“慢性乙肝”,给予保肝、对症治疗,并同时向患者交代需要抗病毒治疗。由于李先生是大车司机,生活不规律,加之用药时间长,拒绝应用,治疗1月余,症状消失,肝功能复查正常,好转出院。大约半年后李先生病情再次复发,症状、化验指标和上次基本相似,患者还是拒绝应用抗病毒治疗,后给予保肝、对症治疗,好转出院。又过了4个月,李先生的病情第三次复发,王仲培副主任再次强调抗病毒治疗的重要性,终于做通了患者的工作,同意应用抗病毒治疗。由于患者的工作流动性较大,故给予携带方便的口服抗病毒药物,病情很快好转,住院治疗二十余天,临床治愈出院。以后坚持服药,每3个月医院复查1次。两年来病情稳定,肝功能正常,肝脏的影像学检查基本正常,乙肝病毒载量(HBV-DNA)一直控制在较低水平。
王仲培副主任提醒,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是根本。能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或消除乙肝病毒,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及肝纤维化,延缓和阻止疾病进展,减少和防止肝脏失代偿、肝硬化、肝细胞癌及其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存活时间。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主要包括抗病毒、免疫调节、抗炎保肝、抗纤维化和对症治疗,其中抗病毒治疗是关键,只要有适应证,且条件允许,就应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尤其有乙肝肝硬化、肝癌家族史的患者,更应及早抗病毒治疗。对于高病毒载量的孕妇,在孕后期给予抗病毒治疗,还能最大限度地阻断母婴传播。当然抗病毒治疗并不是“万事大吉”。还要定期复查,观察药物副作用,以及病毒是不是产生耐药性。毕竟抗病毒药物不是“去根”药物,病情仍会有波动、进展的可能。
抗病毒治疗如此重要,是不是所有的乙肝病人都要进行抗病毒治疗呢?答案是否定的,王仲培副主任告诫广大患者,医院,请专业医生,对病情充分评估,是否为抗病毒治疗的适应症,然后选择一种有效的,不易产生耐药性的抗病毒药物。这样才能延缓疾病的进展,减少并发症的产生。
(稿件由肝病五科副主任王仲培撰写提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