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型肝炎是继乙肝病毒之后全世界第二大因致癌的传染病。来医院做创伤性服务一般医生都会开感染四项(乙肝病毒、丙肝病毒、艾滋病和梅毒),有的病人会怀疑这是医生乱开项目,其实这真的不是乱开项目,这才是真正的对病人负责。检查感医院因某些原因而感染乙肝病毒、丙肝病毒、艾滋病和梅毒,最大限度保护来院患者及陪人的人身安全。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丙肝病毒。
什么是丙型病毒性肝炎?
丙型病毒性肝炎,是RNA病毒,是一种由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肝炎。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HCV的感染率约为3%,估计约1.8亿人感染了HCV,每年新发丙型肝炎病例约3.5万例。丙型肝炎呈全球性流行,可导致肝脏慢性炎症坏死和纤维化,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
丙肝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丙肝的传播途径和乙肝、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是相似的,丙肝最常见的有三种传播途径:
1、血液的传播。
(1)通过输血和血液制品发生的传播。
由于抗-HCV存在窗口期(从病毒感染到能够查出抗体的一段时间)、抗-HCV检测试剂的质量不稳定及少数感染者不产生抗-HCV,至今也无法完全筛出HCV阳性者。因此,大量输血和血液制品仍有可能感染丙肝。
(2)经破损的皮肤和黏膜传播。
使用非一次性注射器和针头、未经严格消毒的牙科器械、内镜、侵袭性操作和针刺等也是经皮肤传播的重要途径。一些可能导致皮肤破损和血液暴露的医疗方法也与HCV传播有关。另外,共用剃须刀、牙刷、纹身等也是HCV潜在的经血传播方式。
2、性接触的传播。
与HCV感染者性交及有性乱行为者感染HCV的危险性比较高。同时伴有其他性传播疾病者,特别是感染艾滋病毒感染HCV的危险性更高。
3、母婴垂直传播。
丙肝阳性的母亲将HCV传播给新生儿的危险性为2%,若母亲在分娩时丙肝核酸(HCVRNA)阳性,则传播的危险性可高达4%~7%。合并HIV感染时,传播的危险性增至20%。
感染后有哪些症状?
症状:1、食欲下降;
2、乏力;
3、低烧;
4、肌肉或关节痛;
5、恶心、呕吐;
6、腹痛。
体征:
1.肝脏轻度肿大,可触及质地较软或中等硬度的肝脏,或有压痛、叩击痛。有些病例可无任何体征。
2.有些病例可出现肝病面容,表现为面色黯黑、黄褐无华、粗糙、唇色暗紫等;还可引起颜面毛细血管扩张,蜘蛛痣及肝掌,有些病人可有脾肿大。
3.巩膜或皮肤黄染,比消化道症状出现晚。
丙肝能治愈吗?
以往的慢性丙肝治疗指南中,标准方案为长效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但疗程较长且副作用大,很多病人不耐受,治愈率也只有50-60%。
最新的小分子直接抗病毒药物,能达到95%以上的治愈率。因此,丙肝是可以治愈的,如发现HCV感染,医院检查及治疗。
阅读是一种修养,分享是一种美德。
了解健康知识,享有幸福人生
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