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HBV感染的高发区,慢性HBV携带者人数达1.2亿,通过10多年大规摸的乙型肝炎疫苗预防接种,慢性HBV携带者目前已下降到万人。在慢性HBV携带者中至少有1/3是通过母婴传播而造成的,目前母婴传播是HBV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我国目前育龄妇女HBV感染率仍高达8.16%(普通人群为7.18%),约有万人。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孕妇,其所生新生儿40%左右可被感染,若HBsAg、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均阳性,其所生新生儿感染HBV的机会可达90%以上。反之,如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抗-HBe)阳性、HBsAg阴性、HBVDNA阴性或低水平、HBsAg低滴度,新生儿被感染的机会相对少,约为10%~15%。
HBV母婴传播的途径:
宫内感染,约占10%。HBV可以通过胎盘屏障引起胎儿宫内感染,对引产胎儿肝脏或血液的HBV感染标志物检出率可达40%;
产时传播,约占80%。分娩时经产道新生儿接触或吸吞入含HBV的血液、羊水或分泌物等所致;
产后传播,约占10%。出生后通过接触母亲唾液、母乳喂养和其他生活上的密切接触而传播。
孕妇HBsAg阳性时,无论其HBVDNA水平高低,甚至是“阴性”,其新生儿如不采取免疫预防,均有感染的可能性。通过母婴传播途径感染HBV的新生儿,大约90%~95%会发展为慢性肝炎,其中20%~25%的患者将进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所以母婴传播的阻断意义十分重大。
妊娠与慢性HBV感染互相影响妊娠可加重肝脏负担:妊娠期母体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肝脏血流量在正常人,占心脏排血量35%,妊娠后全身其他地方血流量增加,肝脏血流量降到28%。又如新陈代谢旺盛、营养消耗增加;妊娠期母体产生大量的性激素需要在肝脏内代谢、灭活,胎儿的代谢和解毒作用也要依靠母体肝脏完成,这些均加重了肝脏负担。
肝炎影响妊娠:慢性HBV感染对妊娠可产生不利影响。可增加妊娠糖尿病、产前出血、先兆早产的发生,使胎儿Apgar评分降低。若肝功能严重异常,容易发生产后出血,增加感染机会,容易发生早产、死胎、新生儿窒息等。
妊娠期意外感染HBV,如何处理? 1未怀孕的育龄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有抗病毒指征者应积极抗病毒治疗,并且在治疗期间应采取可靠措施避孕使HBV载量降低、肝功能正常后再怀孕。
2慢性HBV感染者妇女计划妊娠前,最好由感染科或肝病科专科医师评估肝脏功能。肝功能始终正常的HBV感染者可正常妊娠;肝功能异常者,如果经治疗后恢复正常,且停药后6个月以上复查正常则可妊娠。
3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口服抗病毒药物治疗过程中发生妊娠的患者,应在妊娠期间全程定期监测肝功能、HBVDNA水平,评估母体肝脏情况,在充分告知风险、权衡利弊的情况下,治疗可继续。一项研究显示:有38例慢性乙型肝炎妇女在服用拉米夫定过程中意外怀孕,她们在整个孕期服用拉米夫定,孩子出生后未发现任何并发症,无任何胎儿损伤及母婴传播病例出现。所以,建议目前服用拉米夫定的女性意外怀孕时,可以不停药。目前尚不推荐HBV感染的孕妇(包括HBeAg阳性)单纯为了预防母婴传播而常规应用核苷(酸)类似物。
4妊娠后发现感染了HBV,诊断慢性乙型肝炎者,一般不进行抗病毒治疗,以尽量减少治疗药物对胎儿的暴露。但对肝功能异常、HBVDNA水平高,建议在妊娠28~32周后开始抗病毒治疗,持续到分娩,或至产后4周再根据病情决定是否继续抗病毒治疗。
5妊娠期抗病毒药物的选择:由于普通干扰素和长效干扰素有增殖抑制作用,因此,此类药物禁止使用于妊娠期。根据现有的循证医学安全性证据,推荐选择拉米夫定、替比夫定、替诺福韦这三种核苷类药物之—。
母婴传播如何阻断?降低宫内感染率及增强新生儿对HBV的免疫力是阻断母婴传播的关键。孕妇早期检测、诊断、治疗多种措施联合阻断感染途径,是减少新生儿感染HBV的关键。
1目前不主张对孕妇HBeAg阳性者均进行常规抗病毒治疗,以作为减少母婴传播的手段。
2母婴传播,产时传播约占80%,有研究提出,对慢性HBV感染者孕妇,分娩时用剖宫产,以减少分娩时新生儿经产道接触或吸吞入含HBV的血液、羊水或分泌物。但多数研究显示:剖宫产不能减少HBV母婴传播,临床工作中,不建议为阻断HBV母婴传播而选择剖宫产。
3有学者提出,HBV感染孕妇在孕晚期应用乙型肝炎高价免疫球蛋白(HBIG)2~3次,可预防胎儿的宫内感染,但多数研究显示:孕晚期应用HBIG无预防母婴传播的作用。因此,对HBV感染孕妇在孕晚期不必应用HBIG。
4孕妇HBsAg阳性时,无论HBeAg是阳性还是阴性,HBVDNA水平高或低,新生儿必须及时注射HBIG和全程接种乙型肝炎疫苗(0、1、6个月3针方案)。HBIG需要在出生后12小时内使用(越早越好),剂量大于单位,肌内注射后15~30分钟开始发挥作用,保护性抗-HBs至少可以维持42~63天,此时体内已主动产生抗-HBs,故无需第2次注射HBIG。
当前即使采取公认的母婴联合阻断措施使保护率达80%~95%,但仍有10%的新生儿阻断失败。
产后管理产后将会面临两大问题。其一是产后母体是否继续抗病毒治疗?产后停用核苷类药物治疗可能会导致肝炎病毒反弹,因此,应该在产后继续密切监测HBVDNA水平,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抗病毒药治疗是否继续。其二是产后可否给新生儿哺乳?一般来说,如果产妇没有抗病毒治疗,新生儿已经及时接受主动和被动免疫预防,母乳喂养不会增加新生儿感染HBV的危险;如果产妇已接受了抗病毒治疗,则需谨慎决定是否哺乳,因为这些药物在哺乳期暴露对新生儿的安全性尚未得到证实。
男性抗病毒治疗患者的生育问题男性HBV感染者,其精液中含有HBV,可以通过性传播。
1对于计划授孕的处理:可以先给予抗病毒治疗,等待获得持续治疗应答,停药一段时间后授孕。
2对于正在接受抗病毒治疗者的计划授孕,干扰素类药物必须在停药3个月以后才能授孕;而核苷类药物治疗后,对于病情较轻者可停药2周以后授孕,而对于病情较重不能停药者可换成拉米夫定、替比夫定、替诺福韦一段时间后授孕。
3对于口服核苷类药物期间男性意外授孕者,在充分知情沟通后,女方可继续妊娠,并密切观察;但对于干扰素治疗期间男性意外授孕者,安全性未知,在充分知情沟通后,建议女方终止妊娠。
来源:《肝博士》杂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